1月20日,一个促进西藏农牧民增收项目的总结会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举行。项目主持人余成群讲了一个故事。
去年11月22日,西藏贡嘎县吉纳村像过节一样热闹,成捆的百元大钞摆放到村头。成立一年的合作社首次现金分红。入社的农户们兴高采烈地领到了一年的红利,平均每户增收2135元,其中现金增收1234元。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分红,而是项目组专家们在履行承诺。一年前,当吉纳村的合作社成立时,在此做项目的专家对以土地入社的农牧民庄严承诺:“将带领社员们采用新技术,推广新产品,保证家庭增收,明年的这个时候将以现金的形式发到你们的手里。”现在诺言实现了。
2012年8月,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和时任西藏自治区主席的白玛赤林商定启动“中科院西藏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其中之一就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选取吉纳村以及林周县白朗村、林芝县章麦村为项目试点,从新型农牧民经营组织培育、技术体系构建、关键技术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分别构建了合作经营型和农户经营型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推动了合作社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促进了分散家庭农牧结合技术体系的转型。
担任着地理资源所西藏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的余成群告诉记者,中科院在西藏开展的项目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3年,项目试点共涉三个示范村415户、2170人,实现新增经济收益88.3万元,户均增收2128元。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要求,中科院人做项目一定要有区别于他人的特色。地理资源所武俊喜博士说,我们的特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家庭增收。2013年6月下旬,项目组在白朗村将400亩重度退化草地建植为黑麦草和箭筈豌豆混播的优质人工放牧草地;8月初该草地的生物量(烘干重)为23公斤/亩;8月下旬,即建植后的2个月开始使用,可将放牧时间由原来每天的8—10小时缩短至2—3小时;2—3岁的绵羊,通过放牧加补饲的短期育肥方式每月可以增重2—3公斤,效果非常明显。这也大幅提高了载畜能力和出栏率。与上一年相比,2013年绵羊出栏率由11%提高到37%,出售率由3%提高到21%。通过合作社带动示范户和其他农户进行绵羊短期育肥出栏,该村101户平均每户增收了2050元。
以前在西藏,也有不少地方实施过技术扶贫的项目,但农牧民在项目结束后往往又恢复了以前的老样子。这次中科院项目组特别重视培养当地的技术骨干。
在白朗村,项目组送农牧民中的技术骨干到内地学习培训,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农牧民自愿以承包地入社)进行技术示范,科学养殖和种草。地理所工程师孙维说,中科院不仅重视技术的推广,更重视“谁来用”这项技术,就是让农牧民特别是关键人才掌握技术。这就能让他们的增收变成了可持续获得的增收。
前不久,吉纳村的村官多吉次仁给孙维打了个电话,说想要买些藏北的羊,“因为它比吉纳村的羊个头大,肉质好。”电话令项目组人员格外兴奋:当地农牧民已经主动谋求致富、谋求改变了。这种自造血能力的提升让人看到了农牧民增收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