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4G的“变数”与“战术”
王晓松

    随着4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行业将在2014年迎来“4G元年”。有人将此称之为一场“盛宴”序幕的开启,而有的人则把这看作是一个更大挑战的降临。作为拥有全世界最多手机用户的大国,敢于打开4G的大门,自主地推动移动通讯的变局,本身是值得赞许的。

    中国的4G和现在世界通行的4G是有着较大区别的。目前世界的主流4G标准是FDD-LTE,而我们则是TD-LTE。中国从3G时代就希望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标准,为此大力地研发并推行了TD-SCDMA。这一3G标准从市场的实际发展来看,虽然饱受诟病,但是凭借其运营商的庞大用户群,还是在各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下一步发展中国自己的4G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推进TD-SCDMA的同时,中国也自主地研发了4G时代的标准,即TD-LTE,并鼓励运营商进行了大规模的布点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的4G发展刚刚起步之际,中国快速地发放了以TD-LTE为标准的4G牌照,正式擎起了4G发展的大旗。

    从3G向4G的变局中,是中国希望打破过去在2G和3G方面发展过度依赖国外的局面,实现通讯行业的自主发展。据一些机构的预测,未来中国在4G用户发展上还将遥遥领先,仅2014年就有运营商提出要力争销售出上亿部终端的雄伟目标,所以将这场变局称之为“盛宴”确不为过。但变局往往蕴含着极大的“变数”。

    首先一点就是,虽然我们主宰了这一标准,但是为这一标准提供硬件尤其是核心部件的厂商还是国外企业,中国手机制造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组装环节上。我们不仅要为此付出大量的成本,而且很多设计4G手机的专利也还是要支出巨额的费用。此外,从初期体验来看,现有的4G与已经在用的3G相比,更多的还是理论上的差异,在现实使用上未必能区分出太多的不同。近来,很多地区的实际使用测试数据,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在目前TD-LTE布网比较早的广州等城市的测试就表明,用户除了在使用视屏等大流量应用时能明显感到3G与4G的区别外,大部分时间根本觉察不到两者的区别。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他们使用手机的时候很少是用来观看视频。基于这样的情况,让用户为了很小的改变去更新手机、变换制式显然是很不现实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变数”,如何来应对变局带来的挑战,该采取怎样的“战术”,是摆在政府、运营商、手机厂商面前的大问题。就政府而言,在完成了“第一推动力”的任务之后,更多地应该发挥好市场对4G发展的作用,切实做好监管的职能,把精力更多地用到优化市场环境上来,切忌的是包揽4G发展的功与过。一个产业能不能发展好,绝不是政府能主宰的。要充分信任企业、相信市场,让企业自主去发展、让市场自发去调节,这样才能确保产业的健康成长。

    对于运营商和手机厂商而言,要牢牢地抓住这个大好的机会,把市场的先机转化为市场的份额,打好翻身战。实际上,这些年来中国的运营商因为垄断所带来的利润一天天在减少,市场充分竞争的态势是在逐步形成的,这就让每一家运营商都得真正地凭本事来赢得生存之地。虽然这一次4G发展出于国家战略的考量向个别运营商给予了倾斜,但不代表其他运营商就没有机会。刚刚起步的4G和已经成熟的3G还是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的,庞大的3G用户群还是运营商利润的主要来源,而要培育4G新的用户群体、做到从4G商用中盈利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能否借此机会抢占被国外手机品牌大幅盘踞的市场至为关键。虽然一些本土手机厂商在3G智能手机时代已经缩短了与国外大牌企业的差距,但是始终没有摆脱的是在核心部件和基础软件上的依赖,过分依靠价格优势也不是长久之计。这次4G变局,国内手机厂商完全可以凭借对本土市场的了解和自身“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做到快人一步。同时,在核心部件与基础软件上必须有所作为,才能真正赢得这场新的竞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