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9日 星期四
极地冰洋奔涌“责任”暖流
文·新华社记者 杨 骏

    ■第二看台

    南极洲,地处高纬,是全球日照最少、最为寒冷的一个地区。

    自从人类踏足此地,人们就靠自身能力为己取暖。但当挑战极其严峻、一己之力已难于抵御时,“抱团取暖”就成为人类在这片大洲新的希望。

    冰洋变幻莫测,但人们心中坚守的责任,却点燃希望之火,融汇成暖流涌动在极寒之地。

    数天来,极地内外的人们,就看到这样守望相助的一幕幕。当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深陷浮冰区而万般无奈时,驰援的中国“雪龙”号面临极大风险勇往直前。天有不测风云,“雪龙”号在完成营救任务后,很快被快速流动的密集浮冰所困。

    世界听到“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船长见到“雪龙”号人员激动的话语:“感谢你们……你们的船以最快速度、在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一个个数字诠释了这种感动:没有一点迟疑,“雪龙”号连续50小时全速航行600海里,冒着恶劣天气、面对随时可见的危险和浮冰驶向事发地,距离“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仅6海里,俄罗斯船上52名乘客转危为安,被直升机转移到了澳大利亚破冰船。

    这本是一次皆大欢喜的胜利大营救,但南极独特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再次给中国人抛出新的“安危挑战”。然而,即使是考验严峻,“雪龙”号也无丝毫迟疑——生死救援,没有“倒档”。

    进退之间,“雪龙”号坚定地选择了前者,它生动展示了中国在国际道义上不变的责任意识。自身受困而无悔救援,在极地内外的凛冽中,“雪龙”号向世界传递了浓厚的正能量,为人类南极合作增加了人道主义新的风景线。

    中国极地营救,是人类守望相助、发扬《南极条约》精神国际接力中的最新一棒。

    南极的战略意义使它一直都是大国关注和角逐的目标。尽管如此,各国考察队和机构在这片大洲遇险时,经常会互施援手,共渡难关。

    人们记得,2002年6月,一艘载有79名俄罗斯科学考察队员的德国轮船因在南极大陆附近被冰封的海面困住而无法脱身,阿根廷海军派出的破冰船和南非救援船经过40多天多次救援,终于使其冲出重围,人员得救。

    人们还记得,2003年12月,南极乔治王岛因天气突变,韩国考察队先后有两艘小艇共8人遭遇暴风雪袭击遇险,中国、智利、俄罗斯等多国考察站、考察舰船、飞机联合进行了一次陆、海、空联合大搜救,成功救起多人。

    就在三年多前,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一队员身负重伤,情况万分危急,由于中山站医疗设施正在建设,伤员被转运到俄罗斯进步站救治。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将这一情况向澳大利亚南极局、俄罗斯南北极研究所和南极局局长理事会秘书处进行了通报,得到热情回应。直升机、小飞机、客机辗转于俄罗斯、澳大利亚考察站和港口间,转运伤员。万里救治,重伤队员终于回国,转危为安。

    此次救援期间,在俄罗斯考察船发出求救信号后,附近的中国、澳大利亚、法国考察船纷纷开赴出事地点。在“雪龙”号受阻后,美国的“北极星”号重型破冰船也从澳大利亚起航赶赴事发地,美、澳等国机构还为中方提供卫星气象观测数据支持。北京、莫斯科、华盛顿、墨尔本、巴黎,很多人昼夜奋战。全球民众血脉相通、心意相系,涌动着爱心和祝福。救援,把空间拉近,让时差“归零”……

    中国等国家的极地救援,远远超过科学考察的层面,它实际上为纷争不息、复杂变化的世界带来更为深邃的启迪。

    在南极科考历史上,很少发生一人有难、他人袖手旁观的事情。感动、欢呼、拥抱、泪别、憧憬……在南极,人们能看到最自然的情感流露。各国考察站间人来人往,鲜有争吵。举行乒乓球赛、到“邻居”家做客展厨艺,甚至关键时刻“雪中送炭”,成为一种常态。有些数十年前险些兵戎相见、甚至至今仍互不买账的国家,在南极互助救援等问题上却能表现团结。在这里,人们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远方家园”。

    《南极条约》曾鲜明而响亮地宣布南极为“和平之地”。多年来,各国赴南极的科考队,努力践行和平之举。南极国际协作,一次次得到淬炼和升华。面对共同的未知和挑战,国际社会紧密合作,共同撑起了一片期待中的精神家园。

    中国南极科考,成绩斐然;中国极地救援,更引来世界钦佩的目光。它表明,伴随着发展,中国不断向世界注入积极的“暖流”。多年来,从非洲维和到跨国灾难救援,从亚丁湾护航到广泛参与国际扶贫,中国在以自己的行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肩负一个大国的重要责任。

    “雪龙”号虽仍然被困,但绝不孤单。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关爱正为它守望,中国多年为他人患难相助的行动正收获帮助,破冰远航正加入巨大的信心和动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