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基础科学与产业研发缺一不可
——以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坎德尔谈中以经济技术合作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冯志文
尤金·坎德尔教授接受采访。本报记者 冯志文摄

    今日视点    

    身为以色列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的尤金·坎德尔教授,今年5月多了一个新头衔——以中经济合作执行委员会主席,负责落实两国总理会谈共识,牵头推进以中经济技术合作。12月24日,坎德尔在以色列外交部举行吹风会,介绍中以合作新机制和最新动态,特别强调科技合作对中以双边关系的重要性,称科学技术和产业研发合作是中以合作的最重要的基础。

    中以经济体具有完美互补性

    坎德尔认为,中以两个经济体具有近乎完美的互补性。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但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产生了很多挑战和问题,很多领域需要各种解决方案和技术来维持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色列有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有培养产生这种创新潜力的能力。以色列的各种创新应用在本国是小市场,但应用到中国,催生出价值无限的大市场。就像以色列有先进的奶牛养殖技术,但只有3000头的市场容量,如果将这种技术推广到3百万头奶牛的规模,产生的价值不可估量。

    因为国土面积小和人口少的原因,“以色列是世界上为数甚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没有结合起来的国家”,坎德尔说,“我们的技术几乎存在于真空中”,“我们是少数几个有能力制造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但我们没有制造能力”,所以“与中国合作潜力是无限的”,合作令两国都受益,“两国领导人都理解这一点,他们的会见创造了两国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科技关系的新开始。”

    双边合作机制化初见成效

    坎德尔介绍了中以经济工作小组的情况,“根据双方领导人的指示,我们在内塔尼亚胡总理访华后两个星期就创立了合作机制”,该工作小组“在中以双方总理的督导下,在部际委员会的监督下运行。在专业化层面,中方是国家发改委, 以方是几个部的总司长。中方负责人是发改委副主任和商务部副部长,以方是我本人”。中以经济工作小组下设秘书处和5个工作小组,分别是能源、农业、高科技、环境和金融。既在国家层面推动合作,也促进与中国地方政府合作,如与上海开展医保试点,与广东推动水技术产业园建设。坎德尔说,“我们下星期马上要向提交部际委员会一份规划,确认和落实中国外长访问时达成的共识”。

    这种机制已初见成效,坎德尔说,工业领域的研发合作推进积极,已颁发了60个产业研发奖金;商务和高级别的访问团呈爆炸性增长;中国企业高调参与以色列商业并购,如复星医药并购阿玛尔激光。双方还致力于改善合作环境,如签证、航空运输等。以色列在成都新设立的领事处也将于明年2月开馆。

    基础科学和产业研发合作并举

    谈到中以科技合作的特点,坎德尔说中以科技交流全面发展,基础科学和产业研发同时推进。“科技合作是我们最基础的合作,这是非常明确的”,坎德尔称,科学合作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科学项目本身,还有科技体系、衡量体系等。学术领域的合作已走在了前头,如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汕头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和清华大学、希伯来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有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将两国的高校联系起来,这是我们的核心项目,我们努力推进,希望这方面的进步能比预想的大”。他说,中国有大量人才、实验室、科研设施,每年毕业相当于以色列人口数量的大学生,科研实力非常雄厚。两国科技界合作潜力巨大。

    谈到促进双边产业技术研发,坎德尔比喻说,“开始我们撒一些谷物,吸引小鸟来,但现在我们搭建平台,把那些大鸟放在一起,创造条件让他们相识,让他们发现自己需要的对象”。他说,两国的商业文化非常不同,企业之间建立互信非常困难,耗时很长。“我们要帮助他们缩短了解时间,建立互信,我们能做到”。

    坎德尔也谈到了如何应对合作遇到的困难。他说,合作平台本身就是协调解决问题的。以色列与中国正在展开的合作领域,是以色列最有经验、在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领域,是在解决自身生存危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像农业、水技术等。以色列其实早于建国前20、30年就建立了主要的大学、农业研究组织,这些经验中国可以借鉴。

    “以色列水技术城”项目

    坎德尔介绍了中以经济工作小组力推的两个战略性双边合作项目,一个是与中国商务部合作,在中国北方选择中型城市建设“以色列水技术城”,一个是与上海市卫生系统合作启动医疗试点项目。说到“以色列水技术城”项目,坎德尔称,这是一个集成了以色列以及中国各种水技术的大型合作项目,旨在帮助受水危机困扰的中国北方城市,探索一个用水、节水、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等于一体的模式,在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复制。

    “我们正在选择地方,中方已有一个备选的城市名单”,坎德尔说,“我们携带我们的能力去,寻找与我们能力相适应的需求”,“单个的技术可能失败,我们正在努力将各种技术集成,应用到一个中小城市”,这些技术也包括中国的技术,“然后我们一起观察试验,看它们有多匹配,与其他系统相比效率如何,如果证明这很好,我们就可以在其它城市复制。”

    采访期间,记者告诉坎德尔,科技日报以色列记者站已经设立15年了,见证了中以科技合作的历程并对中以科技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坎德尔教授说,“只有中国才有科技类的日报”,“贵报以色列设立记者站,说明中以对科技合作是多么的有兴趣”。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