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焦点
时间“回头”:科学家逆转实验鼠的老化
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可逆转细胞年龄,使衰老老鼠恢复了年幼老鼠的身体体征。相关论文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哺乳动物的细胞都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再释放能量。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细胞组织是线粒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线粒体的功能会下降,其原因并不为人所知。研究人员比较了细胞核内传递遗传信息的mRNA(信使RNA)的浓度之后,发现衰老老鼠和年幼老鼠没有多少差异,而进一步研究却发现,线粒体功能随年龄下降与蛋白质SIRT1的缺乏有关。高浓度的SIRT1有助于限制卡路里的摄入和延寿。实验中尝试给一只22个月大的老鼠增加SIRT1浓度后,仅仅一周时间,老鼠身体上的老化特征就出现了逆转。
前沿探索
中和抗体可阻止HIV病毒与细胞结合
人类离艾滋病疫苗似乎又近了一步。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IVAI)此前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议,会中科学家表示,发现了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变种与细胞结合的中和抗体。在印度,他们收集了200名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的HIV携带者的血液,只有少部分的艾滋病病人能够分泌这些抗体,且人体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开始这一过程。不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艾滋病蛋白质的结构、弱点以及中和抗体在蛋白质上的作用位置,希望离生产艾滋病疫苗已经不远。
一周之“首”
科学家首次诱导干细胞变成“迷你肾脏”
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使用人体皮肤细胞制造出了一小块功能性的“迷你肾脏”。这块小小的器官有望疏解肾脏移植中肾源稀少的困境,也有助于降低肾脏疾病药物筛查的成本并提高筛查效率。但要让这些人造肾脏最终进入临床,或许还要等10年左右的时间。
3D打印眼神经细胞首次实现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首次用3D喷墨打印技术成功打印出采自眼内的神经节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结果显示打印细胞能保持健全,在培养过程中仍具有生存和生长能力。这一成果有望使科学家打印出人类视网膜上的多种细胞,以用于视网膜修复的移植治疗。
一周技术刷新
低温退火工艺让石墨烯走向商用
石墨烯许多可以预见的应用都需要经过复杂且昂贵的处理才能实现。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简单、廉价的低温退火工艺,这种能够大规模应用石墨烯的新方法,有望帮助石墨烯发挥潜力,更快走向商用。
实验室里水藻变原油不到一小时
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复制了自然界石油百万年的转化过程,且转化得更多、更快。他们开发出的一种可持续化学反应,在加入海藻后很快就能产出有用的原油。犹他州一家生物燃料公司(Genifuel Corp.)已获该技术许可,正在用该技术建实验工厂。
德研发生物催化剂实现高效储氢
氢不容易存储和运输,这是其作为燃料使用的主要障碍。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生物学家在一种名为伍氏醋酸杆菌的细菌中发现了一种酶,其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就可以快速反应,从而找到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氢气保存方法。
新纳米催化剂能在可见光下快速分解水
中美科学家携手,以氧化钴纳米粒子为催化剂,首次采用可见光,快速地将水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简单快捷且能源转化效率较高。尽管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但研究发现了氧化钴这种新的光催化剂,并证明了纳米技术在改变物质属性方面的潜力。
美科学家研制出体光伏材料
美国科学家历时5年研制出了一种体光伏材料,其由铌酸钾和铌酸钡镍组合而成的钙钛矿晶体构成,可制造能吸收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太阳能电池板,用其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成本低、效率高。4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希望能研制出体光伏材料,而今新材料的问世终于让他们如愿以偿。
奇观轶闻
普通食盐变身“不可能”的物质
一个由中、美、俄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极端高压下,把普通食盐变成了全新的化学物质。而按照化学教科书上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此研究打破传统化学规则,而“食盐实验”却可能只是个开始——如果这种简单化合物在高压条件下能变成多阵列化合物,其他的或许也可以。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