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朝胜观察:月
左朝胜

    科学世界里自有科学探索的美妙,童话世界里自有梦幻想象的美妙。这是一个月亮的两个侧面,我们的科学应该是为了孩子,我们的孩子未来会走向科学。

    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此,朝胜至始至终关注着电视直播,以及相关的节目。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我国航天人的贡献,满怀崇敬之心。

    不知怎地,在举国欢庆之际,朝胜的情感世界中,又不合时宜地出现了一丝丝说不出来的失落。心里这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早在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登月时,就隐隐出现。后来,随着美国、前苏联一次次地对月球考察,那种隐隐的失落情感逐渐加重。直到这一次咱们的嫦娥三号成功登月,看着玉兔号月球车的六个车轮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清晰的碾压痕迹,心中恍惚多年隐隐的失落,突然清晰了起来,那居然是个可能很愚蠢的问题——嫦娥仙子哪里去了?广寒宫怎么不见了?

    科学家用各种科学手段对月球的考察,已经让我们知道了那是个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命、日夜温差高达摄氏三百多度的死寂世界。奔月嫦娥呢?那只温暖了无数孩子睡梦的月宫小白兔呢?那棵隐约可见的桂花树呢?那树下终年辛劳的吴刚呢?

    也许是第一个传说嫦娥奔月夫妻天各一方太不近人情,善良的中国古人于是又续上了一段美丽的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飞到月宫后,但见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便托梦向丈夫倾诉懊悔,并说:“明天月圆之际,你用面粉做成圆圆如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后羿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由此形成、流传至今。

    古希腊神话中也有个美丽的月亮女神阿蒂米斯,她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妹妹,同时也是个很厉害的弓箭手,掌管狩猎。她身边常伴心爱的弓箭和猎犬,驾着银色的马车在夜空中奔驰,她还是未婚少女的守护神。月亮女神阿蒂米斯非常喜欢橡树,狩猎时一直带着她的橡树木杖。人们又把她奉为橡树女神。在古希腊,人们祭祀月亮女神的时候,就要点燃橡木火把,后来变成供奉甜饼并点燃蜡烛,最后演变成为了庆祝孩子生日的方式——在蛋糕上插蜡烛,吹灭并许愿,月亮女神会保佑愿望能够实现。今天,全世界的人们都用这种方式庆祝生日。

    瞧瞧,从中国中秋的月饼,到外国庆生的蛋糕,无独有偶,情意相通,都是那么美好。偏偏,科学家告诉我们的月亮竟然是……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登月的艰难,登月的意义,登月的技术,登月的自豪,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十分重要。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那是令全世界兴奋的大事件,在那次“人类的一大步”中,朝胜最感兴趣的不是科学成就,而是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失重条件下的行走。那让我联想到了“飞”,不是操纵飞机或飞船,而是纯粹个人的飞,像神仙一样的飞!

    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会飞的梦。千万不要让过于抽象的科学,折断了孩子梦里的翅膀。月亮真的是“那个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命、日夜温差高达摄氏三百多度的死寂世界”吗?!

    那不是孩子们在田野里仰望满天繁星中的月亮,那不是妈妈催眠曲中的月亮,那不是是外婆故事里的月亮,那不是中国嫦娥、希腊阿蒂米斯的月亮,那不是唐诗宋词中的月亮,那不是雪莱“脸色苍白”的月亮,那不是普希金“孤独凄怆”的月亮、那不是毛泽东“霜晨雁叫”的月亮……

    多么渴望登上月亮的科学家告诉孩子们:

    我们到了广寒宫嫦娥仙子的家里做客,醉饮吴刚酿造的桂花酒;

    我们乘坐了阿蒂米斯的银色马车去狩猎,张弓射箭,车下还有那只疯狂奔跑的猎犬;

    我们在月亮时光的隧道里看到了李白“举头望明月”时,眼里盈盈的泪光;看到了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缠绵;看到了陆放翁月光下“冰河铁马”的梦境;看到了王昌龄在仰头吟唱“秦时明月汉时关”……

    我们在月亮上看到了一个“梦的博物馆”,这里存放着地球上无数孩子飞翔的梦;

    当然,这里还有许多我们无法到达的地方,那里有着无数美丽的秘密,正在等着孩子们飞来……

    于是,我们的嫦娥三号就会登上一个童话中的月亮,玉兔车就会行走在一个梦境般的土地上。那里风光绮丽,那里歌声美妙,那里风和日丽,那里其乐融融。

    那个月亮更加需要呵护与珍惜,那个月亮更加需要景仰与追寻。

    那个月亮仪态万方,时而镜子般地圆圆,时而小船般地弯弯;那个月亮爱意四射,时而情人般地恋恋,时而妈妈般地眷眷;那个月亮智慧亲和,时而老师般地点点,时而同学般地念念;那个月亮风流俏皮,时而害羞般地躲躲,时而花朵般地现现……

    科学世界里自有科学探索的美妙,童话世界里自有梦幻想象的美妙。这是一个月亮的两个侧面,我们的科学应该是为了孩子,我们的孩子未来会走向科学。

    当玉兔号在月球表面压下了深深的车辙时,当嫦娥三号和玉兔号相互拍照的图片传回地球时,当响亮准确的口令在指挥大厅此起彼伏地响起时,当庆祝成功的掌声在神州大地同时响起时……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孩子们再创作一个新的“奔月”童话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