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专论
2010年,为推进创新型国家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科技部、农业部与北京市共建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北京农科城)。三年来,北京农科城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四化”同步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
北京农科城建设内容
北京农科城充分利用首都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信息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创新驱动环境,本着以现代服务业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布局“一城多园五中心”,探索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模式:“城”就是资源要素聚集的北京城;“多园”指特色鲜明、专业性强、科技与服务结合紧密、具有现代农业高端形态的特色园区,现已建成以农业先导技术示范为特色的昌平园、以花卉服务产业链为特色的顺义园和以“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聚集为特色的通州种业园;“五中心”指科技网络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促进、良种创制与种业交易和国际合作交流等国家层面的高端服务平台。
目前,北京农科城已与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结盟,与全国6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开展信息共享等密切合作,形成了以北京农科城为龙头的“一城两区百园”(121工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格局。
以通州种业园为试点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2011年7月,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简称通州种业园)正式挂牌启动建设,一期规划面积3万亩,二期规划面积5万亩。通州种业园建设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为发展方向,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企业孵化为支撑、以新品种展示为平台、以种业交易为核心的特点,已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农业部列为“现代农作物种业示范区核心基地”,被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享受中关村优惠政策。通过两年多的建设,通州种业园正在成为北京农科城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示范区。
1.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速新品种选育进程
通州种业园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势,用工业化生产理念设计种子生产全链条,在科研育种—种苗繁育—栽培示范—品种推广—产业化开发各环节中,注入工业化生产要素,通过建立高通量的分子育种服务平台,建设了工厂化种苗繁育展示区与制种装备研发展示区,提高了良种创制与品种选育效率。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强化了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建立通州种业园物联网应用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与首都育种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对接,把种业育繁推过程的相关环节连接起来,提高育种信息资源共享率。
近三年,园区企业选育新品种300多个,首都育种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国家审(鉴)定的新品种148个(包括推广面积亿亩以上的京科968、农华101等重大新品种)。
2.建设种业成果托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
2012年在博鳌种业论坛上北京农科城提出新型种业体系建设构想,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北京农科城种业科技成果托管平台,形成依托北京农科院为代表的院所公益托管和依托大北农集团为代表的市场化托管两种模式,同时鼓励相关技术转移机构成为成果商业化推广机构。北京市科委从项目立项开始进行资源整合,采取定向委托、招标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企业、院所、社会等资源共同参与,同时在项目任务书中提前约定各方责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权益分配等相关事宜,既探索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配置的激励机制,又促进成果高效转化,从而保证科技人员的贡献能够长期收益,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科技人员从“全能人才”回归到依个人特长、意愿和事业要求,专心从事良种创制工作。
种业科技成果托管平台已吸引了250家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进入,2012年以来北京市科委支持的种业项目实现自主选择签约托管。目前,已有5317个种业科技成果实现了信息成果登记,3591个新品种在园区进行了展示推介,20多个玉米、蔬菜新品种成功实现商业化开发,其中多项成果是原来积累在研究团队中未能实现商业化的成果。
3.聚集产学研资源,提升园区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能力
聚集科研资源,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在通州种业园建立规模化的育种基地,方智远、戴景瑞、范云六等院士将创新团队与最新生物育种技术引入园区,中国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农学院采用定制服务与定向培养模式,为北京德农等20余家园区企业输送应届毕业生150余人,应种业企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技术培训600余人次。园区已聚集1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企业研发中心。
聚集优势企业,提升园区产业化能力。包括全球十大种业企业之一的法国利马格兰公司、全国种业企业10强中的金色农华、奥瑞金、德农、黑龙江垦丰种业等40余家种业企业入驻园区,总投资已超过30亿元。园区与甘肃、宁夏等地的农作物制种基地以及海南南繁基地在种业产业链上实现了育种、繁种、制种、推广的有机衔接和有效对接,实现了高校院所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优势与企业商业化育种优势的有机结合,提高了种业全产业链的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能力,2012年入驻园区企业种子销售额突破50亿元。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探索产学研用结合新机制。北京农科院与中种集团、北京德农等5家大型玉米企业组建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按照市场机制、成果约定的原则,签订了京科968玉米新品种开发协议,由企业向院所支付品种权使用费2000万元,使“京科968”玉米新品种当年实现从60万亩到600万亩的产业化推广;北京农科院与中种集团合资成立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以股权投资为纽带(中种资金入股50.28%;市农科院科技成果入股29.17%;科研人员技术及资金入股20.55%),形成企业主体的育繁推一体化机制,自主培育的杂交小麦新品种出口巴基斯坦,比当地栽培品种增产30%—50%。
4.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带动农民职业化农村城镇化
为保证通州种业园建设,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园区成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维护流转双方利益,指导农村土地的流转,坚持统一程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标准的原则,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园区对流转后的土地,进行集中规划与建设,已投资约6亿元,共完成道路硬化55万平米,更新管网21万米,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5万亩,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将农村闲置劳动力转化为有专业特长的产业工人,已解决农民劳动力就业2000多人,农户年工资性收入约为20000元左右。按照园区土地流转价格1500元/亩·年(人均农业土地约2.3亩计算),人均土地流转收入约为3500元/年。农民收入结构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种植收入改变为薪金、租金、股金“三金”。
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深入推进“一城两区百园”战略结盟。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发挥“一城两区”结盟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现有118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围绕“121工程”的实施,建立“121工程”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基金,进一步发挥北京农科城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的龙头作用,实现园区之间的“大协同、大联合”。
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可持续的特征,要引导多方资源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带动,使农业高新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排头兵,成为“四化”同步的试验田。在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产业化、土地集约化、农民职业化共同发展,进而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同步推进。进一步改革政府对科技创新的组织方式,促进科技资源有效聚集。探索科研要素配置和成果权益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发展,引导优势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科研投入机制,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向社会开放。相关政府部门之间努力协同,特别是强化制度设计与政策配套,打通创新渠道。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目标要求。我们将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北京农科城建设,共同探索创新驱动的“四化”同步发展新模式。
(作者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