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海滨)11月15日,山西省首届“百校百企”科技合作与项目对接活动召开。山西智杰软件工程有限公司以260万元与清华大学签订“非结构化数据平台医疗示范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协议。
同日,来自清华、北大等全国各地22家高等院校与山西9家高校带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化工等7个领域的108项最新成果,与山西省350多家企业进行科技“相亲”和项目对接。其中山西智杰软件工程有限公司等47家企业与清华、北大等23所高校达成57项合作,签订合同25项、协议16项。预计总投资8.6亿元,技术交易额1亿元。
为充分利用全国重点高校成果丰硕、人才密集的优势,山西省科技厅、太原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山西省首届百校百企科技合作与项目对接活动。
为使这次对接取得好效果,山西省科技厅精心组织,从今年8月份开始,动员全省各市科技局组织人员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调研,征集企业科技需求,共征集到170家企业的300余项科技需求。
9月份,太原市科技局分六个工作组分赴全国50余所重点高校,宣介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方案、太原市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并发布200多项企业急需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10月上旬,太原市科技局组织全省首批有明确对接意向的56家企业负责人分六路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大等26所高校进行考察,与有关高校的科技成果持有人面对面进行对接洽谈、合作交流。
这次活动制作了“高校科技成果册”和“山西企业技术需求册”等资料向高校及企业参会代表发放。同时,工作组还征集到各高校的科技成果1万余项。
科技日报讯 (记者俞慧友 通讯员周科际 郭小清)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可升降拖拉机、用大蒜皮制作的食物包装材料、快速分离鱼骨架装置、汽车预警系统……“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11月16日在长沙举行,160余所学校携120项大学生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参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国创计划”)2007年开始实施。主要面向大学生立项,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及开展创业计划设计、企业运作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和真实创业等实践活动。计划分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三类项目。截至目前,共吸引到730多所学校,25万余名大学生参与,覆盖理、工、农、医、文、法等12个学科门类。
中南大学副校长黄健柏介绍,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学校推出了“创业教育的规范化培训、主体化活动、项目化资助、基地化依托、专业化辅导、网络化促进、社会化实践和多样化激励”的“八化”运作模式,并探索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平台和机制。近年来,该校有95%的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等200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4300多篇,在校生创办公司181家,工作室550个,该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校应从多方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如强化教学科研互动、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等。会上将对3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项目推介,90余篇优秀大学生论文现场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