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以中合作 共筑梦想
——走进以色列理工学院
新华社记者 杨志望 范小林

    今日视点

    走进以色列理工学院院长佩雷茨·拉维的办公室,摆放在桌上的一份份校刊格外吸引眼球。校刊的封面上是不久前拉维与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签署共同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合作备忘录时的合影,照片下面是“进入中国”的字样。

    谈起9月底轰动以色列的签约仪式,拉维依然掩不住兴奋,不停地用“史无前例”“里程碑式”的词语来加以形容。根据备忘录,以色列理工学院将接受李嘉诚基金会1.3亿美元的巨额捐赠,并将在汕头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广东省和汕头市政府也将拨出9亿元人民币和一块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学院建设与初期营运开支。

    拉维形容这次以中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是“以色列和中国加强关系的一次重大突破”,“这是一次伟大的合作,我们把以色列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与中国无与伦比的规模结合起来……我们希望通过结合我们学院的科研方法和中国的资源与面积,创造出一个大的研究机构,不仅能够造福中国和以色列,也能造福全人类。”

    被誉为“以色列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以色列理工学院,是世界最优秀的理工科大学之一,学院在医学、信息、科技等多领域的创新成就对推动国家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学院亦以多产诺贝尔奖得主而闻名。自2004年至2013年间,学院共有4位教授和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

    以色列理工学院还把科研与产业结合,创建了“以色列理工学院科技园”,成为以色列最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因为向企业不断输出创新技术,被誉为“以色列企业家孵化器”。拉维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高科技公司中,百分之七十二的公司由以色列理工学院毕业生创建和管理。很多知名跨国高科技公司如微软、英特尔、谷歌等在以色列的分公司和研发中心,都依靠学院的毕业生和学生维持运转和发展。他自豪地将自己学院的毕业生称为“以色列高科技发展的引擎”。

    谈到即将创建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拉维说,学校将以英语教学,以色列理工学院负责提供师资和培训中国教职工。学院计划在2014年开办土木与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的学士课程,以后每5年还会增加一门新的学科。另外,仿照在以色列建立科技园的做法,在汕头的新学院旁也将建立科技园,拉维称这对以色列来说是“历史性之举”。他说,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以色列企业可进驻科技园进行研发工作,直接把以色列的创新技术与中国的市场结合起来。

    拉维说,他对中国政府给高等教育的巨额投资印象非常深刻。在访问中国时,他发现中国大学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都是一流的,“先进得超出想象”。他对中国实行的在高校选拔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赞不绝口。在中国努力实现经济和教育现代化、实现发展梦想的今天,他希望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能够吸引中国最优秀的学生,为中国培养最好的高科技人才,并通过高科技园,“在中国和以色列之间建立更加强大的合作关系”,成为以中教育与科技领域合作的典范。

    以色列理工大学坐落于以色列大城市海法,这座海滨城市早已成为以中合作的典范。20年前,海法与上海缔结了姊妹城市协议;去年,海法与深圳成为姊妹城市;海法还即将与成都结为姊妹城市。

    海法市官员什穆埃尔·甘茨对记者说,20年前他访问中国时,以中合作才刚刚开始,如今的规模和发展现实已经超越了梦想。单单海法市与中国的合作,就从经贸、科技延伸至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海法市长亚哈夫说:“每一次访问上海,我都感受到中国在时时刻刻取得巨大进步。与中国这样的大国比起来,我们以色列非常小。但我们的技术加上中国的市场,是完美的组合;与中国的合作,对我们城市的发展非常、非常重要。”

    海法与中国城市的合作是以中合作不断发展的缩影。以中建交21年来,双边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2012年中以双边贸易额达近1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以色列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5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又将两国关系推进到新的高度。

    为落实内塔尼亚胡访华成果,今年7月,以色列经济和贸易部长贝内特率团访问中国。他在访问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色列与中国在经贸和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有着巨大潜力,他“想不出比以中合作更令人激动的事了”。

    正如贝内特所言,中国梦为以色列和世界带来机遇,以色列的技术与中国市场的结合,给两国带来双赢,“以色列将把握中国梦为以色列和世界带来的机遇,以创新精神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合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