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人才聚集的“雁阵效应”
——河南唐河实施“百千万”工程纪实

    □ 本报通讯员  丰兴汉  金少庚  本报记者  乔 地

    11月12日,在河南省唐河县产业集聚区惠豫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景双忙着率队研发他的智能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至今,他主导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已获得8项技术专利。

    上海交大博士研究生学历,上海海维工业控制有限公司和上海惠豫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的老总,这些光环很难与他37岁的年龄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他不仅在家乡唐河创建了惠豫电气,还引进了总投资13亿元的海特韦尔流体控制项目和10余名高端技术人才,建成了唐河产业集聚区上海产业园。

    一名高端人才,引回一拨专业人才、引进一组招商项目、引来一批高端技术、引用一套管理经验——通过乡情招才、载体聚才、网络揽才,唐河出现了“群雁高飞头雁领”人才回归的“雁阵效应”。

    如今,在唐河引进的1200余名高端人才中,企业管理高层次人才有848人,专业技术职称人才有269人,人才回归企业120家,回归投资达到141亿元。

    乡情招才:亲情召唤的“还巢效应”

    11月11日,唐河郭滩籍企业家赵紫元正在兴利源电子二期工程工地查看施工进度。他在深圳创办了紫创科技有限公司,在泛珠三角唐河家乡建设促进会感召下,创办了兴利源电子并将总部回迁唐河,成为该县回归经济“领头雁”。

    乡情亲情的召唤,在唐河引发了创业人才的“还巢效应”。

    为了发掘丰厚的在外人脉资源,唐河建立健全在外人才信息库,准确掌握唐河在外人才工作和创业分布情况,编印《唐河籍在外人才信息名录》,通过13个家乡建设促进会加强联系,宣传家乡人才回归全民创业政策、推介招商引资项目,探索家乡建设促进会和商会自主办会、自主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在外人才“感情回归、智力回归、人才回归、经济回归”。

    “根亲文化”引发“回归热潮”。唐河深入发掘研究谢氏、廖氏、丁氏三大姓氏、根在唐河的根亲文化资源,吸引海内外姓氏宗亲团高端人才回唐考察、寻根谒祖、投资兴办企业或进行智力合作,加速了人才、智力、资本的注入和回归。

    如今,“回家创业”已成唐河籍在外人才的首选。通过返乡创业的70余名企业家,唐河共引进各类项目200多个。

    载体聚才:平台创设的“回流效应”

    一个人才招引舞台,一部人才回归大戏。

    唐河启动的“百千万”工程,成为人才回归全民创业的“助推器”。通过实施“百名企业家回归”工程,各乡镇、街道及产业集聚区每年至少确定5名在外创业的企业家作为重点联系对象,诚恳邀请他们回乡创业发展;通过实施“千名大学生回流”工程,开辟人才绿色通道、启动专业招聘机制、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招引唐河籍大学生回乡工作创业。通过实施“万名农民工回乡”工程,放宽回乡人员的创业条件,在立项、环评、土地、税收、工商登记、融资担保等方面鼓励、支持其返乡创业、就业。

    攀亲结缘,搭建平台。唐河与学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按需邀请在外专家来唐参加重大项目技术指导、研发及重大问题决策,开展了“百名博士(教授)唐河行”“百企进百校”等活动,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解决经营管理难题。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两名在外成功人士或两名回归创业人才,帮助解决在外人才家庭的子女就业就学、住房保障等问题。县里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回归人才”“优秀在外创业人才”,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平台建设把在外人才的爱乡之情化为返乡之行、助乡之旅。目前,该县已回归创业型、管理型、技术型人才900多人,带动本地返乡务工人员4万余人在县产业集聚区就业。

    网络揽才:无形市场的“集结效应”

    前不久,在珠海创业的唐河籍企业家简朝贵兴办的兴乐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这是唐河通过外建党组织揽才网络招揽人才的直接成果。唐河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揽才网络,形成人才回归的“无形市场”,形成了最大限度地使各类人才回归的“集结效应”。

    一张揽才网络,广揽八方俊才。唐河在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地区建立党组织,设立招商招才联络处,聘请已回归创业人员和在外务工经商党员为招商招才特约信息员,联络、引进其他企业家和项目。县里搭建人才交流互联网,依托“南阳老家网”“唐河网”“唐河县政府网”“唐人在线网”,对外发布唐河自然风貌、乡土民情、人文社会、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投资创业政策,用故土情结和网络手段唤起全球唐河人的恋乡爱乡情愫。

    如今,唐河通过揽才网络回归的各类人才占回归人才总数的40%,“金凤还巢”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