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看台
早晨9点多,在一家宠物用品店的角落里,阳光从对面窗户斜射进来,屋内一片白光。透过玻璃门,一下子就窜过来三只花猫。而门边上一只黄白夹杂的小猫眯早已大张开四肢,仰躺在地上扭来扭去地撒起了娇。
这里是北京市保护小动物协会的办公地点,现在由一家宠物用品公司免费提供场地。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主管小动物救助的王艳,她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0年,大学期间,她就已经在这里做了一段时间的志愿者,在已经成立了15年的协会里面也算是“元老级”的了。
王艳告诉笔者,从2006年7月份开始,协会每月都开展的无主动物免费绝育活动,迄今为止,已经为51791只(6月份以前)流浪猫咪做过绝育手术。参加活动的医院也由最初的44家,扩展到现在的86家,覆盖北京市各个地区。这些免费绝育手术的指标每个月都有变化,今年7月份是500只,8月份是800只,而最多的时候,曾有一个月2000只。
一只母猫7年内可有30万个“家庭成员”
保守估计,一只成年母猫一年可以生2到3胎,而一胎最少也有3只,而且母猫在出生8个月左右就已经基本成年,具有繁殖能力了。不加节制的话,猫的数量是成幂的方式增长。有人曾做过计算,一只母猫和她的子孙,正常情况下,七年就可以发展成为一个30多万个成员的大家庭。如此强的繁殖能力,直接导致了流浪猫的增多。而现在全世界公认的,能够控制一定区域内流浪动物数量最有效的方式是“TNR模式”(即英文的‘trap’捕获—‘neuter’绝育—‘release’放归),其中做绝育手术是最关键的一环,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流浪动物数量,还能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所以那些指标在庞大的流浪猫群体面前,仅仅是杯水车薪。据王艳说,顺义、通州等郊区和一二环以内地区,动物医院较少,能做节育手术的就相对更少,流浪猫也相应较多。而且指标只能被当月使用,但流浪动物的流动性强,不易捕获,所以也会存在有限的指标被浪费的现象。
推行宠物绝育首先要改变主人观念
除了这个不可控制的因素,使得给流浪动物做节育手术不能被普遍推行的原因,还在于人们对给动物做绝育这一行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在2006年刚开始推广动物绝育时,包括协会里的一部分成员也不能理解和接受,认为给动物做绝育手术是一种剥夺动物权益的行为,会降低动物的生命质量。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对动物绝育手术十分排斥。
刘大姐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认为自己可以接受猫咪“闹猫”时的各种症状,包括房间里到处撒尿、撕扯家具,不断地嚎叫,也能够承担新生猫咪的生活费用、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所以很不愿意给收养的流浪猫做绝育手术。
经过几年的宣传推广活动,现在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这一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来到宠物医院,咨询了解有关绝育的情况。而最初不愿意给猫做绝育手术的刘大姐,也因为收养的一只猫咪在闹猫期间情绪不好,离家出走丢了之后,开始积极地给所有收养的流浪猫做手术。现在她也成为了宣传绝育的一名“得力干将”,经常用自身的经历宣传这一理念。
王艳谈到刚开始宣传绝育的时候,不禁笑了起来,“人家都可烦我们了,我们(志愿者)还是天天敲人家的门。很多人受不了我们的软磨硬泡,最后同意了。不过现在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就一百人里面还有十个吧。”同时,她也谈到有些人是在猫咪快速繁殖的逼迫下,亲身体会到绝育的必要的。
绝育手术能降低宠物患病率
笔者也了解到,有些人为了不让猫咪过快繁殖,会选择给它们吃避孕药或者做结扎手术。但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研制出对动物有效的避孕药,他们便给动物吃人用的避孕药。但是因为人与动物在身体、生理方面的差别,这些避孕药会严重干扰猫咪的体内激素平衡,可能引起很大的不良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接诊过由于给犬猫吃人的避孕药造成卵巢肿瘤的病例。而结扎手术,一般是针对公猫而言,结扎后的猫咪依然会发情,也会保留发情期的种种行为特点(如要出去寻找配偶、在家里到处喷尿等),但是对他的一些生殖系统的疾病并不能起到规避的作用,结扎后的猫咪依然存在身体健康隐患。而且这一手术,目前国内还不是很成熟,很多的动物医院不能够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绝育手术对猫的身体会有影响吗?笔者专门电话采访了北京市几家动物医院的兽医师,他们都表示给动物做绝育对于控制动物急速繁殖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对于小动物自身的健康也有很多好处。事实上美国加州大学早年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做绝育手术的宠物的发病率比做过的高近四十倍,特别是卵巢、子宫、内分泌、睾丸、阴囊等病。另外,做过绝育手术的犬猫性格更温顺、富有感情、对主人更加忠实。而笔者随机采访的一些爱猫人士也表示做过绝育手术之后,再也不用看猫妈妈生养时的痛苦,而且也更温顺干净。
当然,兽医师也表示,做过手术之后,有些猫咪会有发胖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术后猫咪不闹猫,没有更多的运动导致的,只要加强运动这个现象就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