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为青少年营造一片晴朗的网络天空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其中,30岁以下网民达3.2亿,占到网民总数的54%。

    毋庸置疑,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网上也充斥着不良信息和各种网络游戏,让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甚至误入歧途。

    庞大的青少年网民群体应该如何来对待、保护、关爱?

    净化网络环境 营造绿色空间

    “我们这代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们而言,网络是工具,更是镜子,折射社会的纷繁芜杂,有时候是非真假难辨。网络上的种种有害信息,对我们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影响很大。”北京第十五中学高一学生刘畅说。

    对青少年来说,网络是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将有助于提高他们获取文化知识的技能以及提升其他各方面的素养。反之,则会被网上出现的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到身心健康。

    面对网络上的诸如淫秽、色情、低俗、渲染凶杀暴力恐怖等等的有害信息,中国网络电视台总经理、总编辑汪文斌认为,首先要大力净化网络环境,“只有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他建议,所有互联网从业者,坚守“七条底线”,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努力提供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传播正能量,为青少年成长创造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

    腾讯网副总编辑赵国臣表示,净化网络环境还需身体力行,各网站都应加强对相关频道和内容的管理。据他介绍,以腾讯网为例,在日常的新闻编排和运营中,杜绝那些立意不高、甚至低俗媚俗的新闻,特别是教育、儿童等频道,对这方面的监管更为严格,违者必究。

    网瘾问题突出 需要多方干预

    随着我国互联网使用低龄化,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直至成瘾的问题日趋严峻。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超过2400万人,还有18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倾向。

    “如果不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网络成瘾将会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障碍之一。”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对互联网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并达到成瘾的程度,它像酗酒、吸毒和赌博等不良嗜好一样,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青少年网民已成为网络成瘾人群的主体。

    “可考虑建立专门为青少年服务的网站,加强立法和对网络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强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李占江说。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张庆雄建议,作为青少年,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发挥好网络在增长学识、陶冶情操等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科学安排上网时间和频率,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网络与现实的关系,不能一味沉迷于网络。

    完善家庭教育 提倡民主理解

    “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不能盲目地否定网络,是我们没有利用好网络这个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造成适得其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说,青少年沉迷网络反映了我们的素质教育贯彻不力,反映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根据王极盛的观察,当前,整个社会环境依然是“分数为重”,青少年学习负担过重、疲劳不堪,找不到释放压力的途径,于是一接触到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内容和信息,往往难以自拔。同时,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往往急功近利,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

    根据王极盛做的实证调查,目前中国家长的教养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过分保护,第二种是过分监督,第三种是严厉惩罚,这三种占到七成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导致孩子的腻烦心理和逆反行为,最终也导致不少孩子沉迷网络、逃避现实。第四种温暖民主理解的教养方式目前在中国家庭中大概占三成,“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产物”。

    王极盛强调,家长的批评和表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科学,中国家长常常要么就过分夸大表扬,要么就抓住不放,逼得孩子毫无空间,只能偷偷去寻找有刺激的事物。

    王极盛还建议,国家开设网络活动站,如同博物馆一样,免费向青少年有节制的、有规划地开放。(据新华社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