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志强)9月17日上午,石阡县本庄镇乐桥村王仁华等三家农户实施 “种三产四”项目的稻田里,水稻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穿梭收割。经贵州大学等单位专家临田测产验收,三块田亩产量分别为707.28公斤,774.3公斤,803.42公斤,平均亩产761.7公斤,比当地非项目示范区平均亩增产约250公斤左右。
2010年初,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在海南三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贵州省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从当年起,启动实施为期5年的“贵州省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种三亩田产出四亩的产量),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贵州提供工程项目技术支撑。今年,项目承担单位贵州省农科院在兴义、黄平、三穗、遵义、绥阳、余庆、石阡7个县(市)组织实施,每县核心示范面积100亩以上,大面积示范10000亩以上,采用配套技术为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研究总结出的“杂交水稻五五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根据安排,贵州省农科院负责联系石阡县,并且是2013年省直帮联驻和党建扶贫工作队长单位。身为工作队长的贵州省农科院副院长、水稻栽培专家周维佳,同时又是“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于是,他将科技项目与帮扶工作有机结合,把石阡列为丰产工程示范县之一。早在4月中旬水稻育秧时节,周维佳就和当地农技部门的同行们一起,在石阡县本庄镇乐桥村旱育秧地头,对农户进行“种三产四”水稻高产示范工程现场培训,详细讲解了他多年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精确定量“五五”栽培技术,并承诺每亩至少增产50公斤。
据了解,尽管今年石阡遭遇特大干旱,不少稻田大幅度减产或绝收改种,但乐桥村80多户农户的300多亩稻田,经工作队与当地农技人员合作,按照项目技术方案指导农户精心实施,依然获得丰收。农民王仁华告诉记者,他的2.5亩稻田,常年产稻谷约1500公斤,按今年7月扬花时节恰遇干旱和大风,至少要减产1/3。但因为科技人员的指导,反而增产了1/3,收获稻谷近2000公斤,并且化肥用量还减少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