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
“经济转型,城镇化也要相应转型”
——访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

    本报记者 胡唯元

    “我们研究组和我个人都认为,在经济进行转型的同时,我国的城镇化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型。”9月10日,陆大道院士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采访,直率地介绍了他和研究组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陆大道是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城镇化也要转型。客观上讲,不要用那么高的速度去引领城镇化。”陆大道说。他认为,近期和中期,也可以理解为10年,新增城镇化人口“每年1个百分点”,“10年以后,这个比例还要下降”。

    近年来,我国新增城镇化人口大约在1.4%,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则更高,曾出现过每年2000多万城市人口增加。

    “一个很重的理由,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来自产业的支撑能力。改革开放之初,是工业支撑这个城镇化。到后来,主要是服务业支撑这个城镇化。”陆大道认为,对今后城市新增人口的数量,应该与实际吸纳能力相适应。

    “未来我国经济总量将增长很大,但就业人口增长将趋缓。我们希望未来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上升,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用工增加不多。”陆大道说。

    他援引了不同行业单个创造经济增加的对比:在资源密集型企业,一个就业岗位2008年创造的增加值是1.6万元,但就是在这一年,在高端的服务业比如银行,一个员工平均创造的增加值是10万元以上。

    “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增加这些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即使未来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相对来说,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可能会减少。这是完全符合我们的愿望的。”陆大道说,完全依靠第三产业,在中小城市有一定空间,但是要吸纳这么多就业人口,“我们分析普遍存在困难”。

    “过去10多年来,城镇化速度很快,城镇化率幅度很大,但是相对来说质量不高。”陆大道认为,关键涉及到2.6亿农民工,在城市里,他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享受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情况,甚至他们职业的稳定性,应该说都是不够的。

    “土地非农化速度很快,人的城镇化,人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相对进展较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是半城镇化,土地是大规模、高速度的非农化。”陆大道说。

    “经济上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转型,应该说已经形成共识。我们应该用城镇化的逐步转型,来保证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陆大道说。(科技日报9月1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