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9日 星期一
信息化实现过关卡口比对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陈星华 毕冰鑫 记者王建高)8月26日上午11点48分,一辆装载有16万美元液晶显示器面板的集装箱拖车行至青岛保税港区闸口,闸口系统对司机持有的载货单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3秒钟后,系统完成了信息比对并自动抬杆将车辆和货物放行,同时这批货物信息也自动在企业电子账册中进行了核销。这一系列操作的快速完成都要归功于青岛海关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据了解,青岛海关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海关通关、货物监控和数据交换三大模块,把以企业为单元的物流电子账册和以合同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电子化手册相结合,实现了区内企业的联网监管、网上审批。通过系统海关可以将企业的货物流转化成信息流,在卡口将信息与实货进行比对,企业也可以第一时间查询到货物的具体状态,实现了通关全程电子化。

    目前,在山东省内共设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8个,保税监管场所143个,青岛保税港区、烟台保税港区信息化系统和各物流园区系统等已经将港区业务数据、海关监管指令信息充分共享,实现了海关、港区码头公司和企业间系统的互联互通,同时系统对区内货物通关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真正做到了“通得快、管得住”。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支撑下,青岛海关引导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错位发展和功能拓展,支持开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分销配送、检测维修等业务。今年上半年该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入区企业数量2113家,进出口总值108.1亿美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