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梅展示自己塑形着色、经过深海压制的泡沫“工艺品”。本报特派记者 付毅飞摄 |
本报特派记者 付毅飞
紧随“蛟龙”再探海
9月7日,随着“蛟龙”号完成第72次下潜任务,国家海洋局二所博士后唐立梅成为我国首位乘“蛟龙”潜入大洋的女科学家。
“海底太壮观了、太震撼了、太神奇了!”出舱后,她迫不及待地吐出一连串形容词,宣泄着自己的兴奋。
身为“80后”的唐立梅,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科学家。长大后,她一度想当教师,神圣的职业、安定的生活,每年还有寒暑假。但要做教师,学历很重要。她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到博士毕业时,已深陷自己的专业不能自拔,于是回归了最初的理想。
成为科学家的唐立梅,心中仍装满了童话。确定参加下潜任务之前,她早已对幽深的海底心驰神往。坐在实验室测算多金属结核覆盖率、含水率、湿密度、干密度的同时,在她脑海中浮现的场景是:这些结核静静地躺在海底,枕着柔软的沉积物,千百万年来一点一滴地默默生长。
她迫不及待地想去跟它们打个招呼,看看它们是怎样鳞次栉比地排列,如何一圈圈吸附深海中的化学元素,慢慢长出光滑的脑袋和粗糙的身体。
同样令她好奇的还有大洋深处的生物群落,那些颜色各异、趴在海底的胖海参,如冰山雪莲般绽放的海百合,长着蜥蜴脑袋的深海鱼,像蒲公英一样的水螅……这些蛰伏在深海的神奇生物,如何克服巨大的水压?怎样在没有任何光合作用的环境下生息繁衍?唐立梅心中,这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谜团。
接到下潜的任务,她高兴坏了,除了制定详尽的科学计划,还用泡沫做成热带鱼、小熊、桃心等形状,涂上鲜艳的颜色,打算带到海底,让它们接受深海的洗礼。出发前,她郑重地为包括潜航员傅文韬、叶聪在内的下潜三人小组起了个名字,叫“傅立叶”。
大洋深处的景象比唐立梅想象的更美丽。下潜过程中,她看到星星点点的发光生物,有的像流星,一闪而过;有的像萤火虫,一直萦绕在身边。在海底,她被大块分布的结壳、岩石,以及大片的沉积物震撼,也为像透明丝袜一样的玻璃海绵,能像虾一样爬、长着五个触手的海葵惊叹不已。
作业中,她还发现该区域的结壳下覆基岩主要是磷块岩,与此前所见其他海山结壳的玄武岩基底不同,说明该地区曾经发生过磷酸盐化事件,即富含磷的底层海水对基岩进行了交代。含磷的海水是哪儿来的,这些海底变化说明了什么,这足以让地质学家们琢磨好一阵子。
置身于这梦寐以求的世界,唐立梅像一个购物狂闯进商场一样难以自已,对潜航员提出了各种采样要求。除了8升近底水样、11块岩石、2管沉积物,她还带回了冷水珊瑚、海葵、海胆、海绵、海星、海蛇尾、寄居蟹等11种生物样品。曾有一只紫色海参深深地吸引了她,但傅文韬以采集过该物种为由拒绝捕捉,让她直到返回后还耿耿于怀。
通过此次下潜,唐立梅对“蛟龙”号的作业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现在的机械手采集大块结实的岩石十分困难,如何丰富工具包,使其能获取更多新鲜、原位的样品,是“蛟龙”号下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科技日报“向阳红09”船9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