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第71次下潜采集到几根死去海绵的茎,令科学家称奇。本报特派记者 付毅飞摄 |
“蛟龙”号第70次下潜在海底捕捉到的海星吃珊瑚的画面。新华社发(大洋协会提供) |
紧随“蛟龙”再探海
科技日报“向阳红09”船9月6日电 (特派记者付毅飞)今天,“蛟龙”号在采薇海山完成了第71次下潜作业。作为本航次第2、3航段首位执行下潜任务的地质学家,国家海洋局二所副研究员董彦辉返回母船后感慨万分:“身临其境才知道,预想和实际差距很大,我的想象力原来很贫乏。”
为了这次下潜,董彦辉做了充分准备,参阅了大量资料,制定了详细计划。结果潜到海底一看,发现许多地方超乎想象。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他以为此处海山山坡上的结壳散碎,会有许多散落的岩石,可以轻松采集样品。其实不然,山坡上结壳连续分布,坡度小的地方呈大块板状分布,坡度大的地方表面高低不平。岩石与基底牢牢连结在一起,表面有沉积物覆盖,采集起来十分困难。
作业中,“蛟龙”号爬了一个陡坡,这也让董彦辉大开眼界。“以前用深海摄像的方式调查,都是从高往低走,遇到陡坡就跳过去了,这样的陡坡是观察不到的。”他表示,看视频资料会受到很多限制,身临其境后才能获得启发,产生更多想法。
本次下潜,取得了近底水样、岩石、插管沉积物,以及竹节珊瑚、海百合、海绵、海胆等样品,拍摄到多种高清海底生物资料,开展了海底微地形地貌测绘。除地质方面的发现,董彦辉还对作业区域的生物分布进行了观察,发现采薇海山1400至2000米山顶以海绵为主,海星、海胆也比较常见。在沉积物覆盖区段则以鱼、虾为主。
现场指挥部决定,于9月7日实施第72次下潜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