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6日 星期五
卫星数字书屋:把图书馆搬到最偏远的地方

    文·本报记者  李艳  通讯员  陈雪

    一台电视、一台卫星高清播放机、一根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就开到了农民家。“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利用卫星数字技术将电子图书、杂志、报纸、音像等内容,以数字方式传递到“农家书屋”中,农民群众可以通过电视、投影、电脑等卫星连接终端设备集中免费接收阅读和观看。

    利用卫星数字发行系统,老百姓可足不出户方便地获得最新的资讯,切实解决了传统书屋报纸图书投递难的问题。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卫星数字农家书屋11020个,范围遍及河北、云南、青海、甘肃、西藏、江苏等14个省区市,覆盖近千万人口。依托航天科技力量,书屋在解决传统书屋存在报刊投递难的同时,还实现优质数字出版物的有效整合,为农村读者提供丰富内容的信息服务和数字化的阅读体验。

    农户也能享用大图书馆

    云南迪庆藏区海拔3380米,到诺西村地势可能还会更高。放眼望去,公路在山间游弋,远处尽是皑皑的雪山,近处是大片泛着黄绿色的高原牧场,成群的牦牛与滇马在啃着嫩芽。

    从香格里拉县出发,经过将近1个小时的颠簸,接近中午时分,才能到达建塘镇诺西村的农民和向阳家。和向阳家是典型的藏民家庭,屋外养着猪和鸡。走进客厅,只见和向阳父子二人和几位藏民邻居都围坐在火炉边,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看着“卫星数字农家书屋”里的电影《叶问》,几名邻居脚上的鞋子上还带着泥。

    和向阳解释,由于他家所处的格登小组处于诺西村的边缘地带,位于高原高海拔地区,收到电视信号很难,平时很多农牧民的电视只能用来看DVD。自从安装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后,“不仅我们家每天晚上都要看里面的电影、电视剧,整个村小组的邻居们都愿意来我们家看电视了。”和向阳表示。

    即便你身处最偏远的山村,卫星数字农家书屋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到——不管是新的电影视频还是新闻资讯,都能在第一时间到达农户眼前。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和弥补现有农家书屋特别是偏远地区、山区农家书屋报刊投送成本高、更新速度慢、资讯时效性差的不足是他们长期的目标。

    目前,利用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当天的报纸最迟在第二天就能下载更新到数据库当中,每天上下午两次更新,以时迅的方式滚动播放新闻。对中西部的偏远地区,通过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真正确保了传播链条的完整性。

    缩小城乡差距是初衷

    这几年随着农家书屋等一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的建设,农村的文化环境已经得到了逐步改善,但是依然有很多薄弱的地方。相比城市居民而言,农村群众所能享受到的文化服务还有着非常巨大的差距。可以说是一条文化鸿沟。而这样的一条鸿沟所隔开的不仅仅是文化生活的差距,更是社会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群体的不平等。

    2012年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完成建设任务,基本覆盖了全国有条件的行政村,在解决农民群众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在此基础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在研究如何建立书屋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书屋作用,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成为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要突破口。

    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这一项目的构想提出,就是想发挥卫星资源及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开发构建了天地一体的技术框架、服务模式,形成数字发行的传播服务体系,以“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这一科技和文化结合的最新技术成果,做好党报党刊、优秀图书、音像出版物在农村基层的及时发行和阅读,来参与攻克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有效推动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的文化发展差距。

    经过两年多时间,中国航天投入资金6.5亿元,成功研制开发了“卫星数字发行平台”和全球领先的“DRM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搭建起了天地一体、技术先进的卫星传播服务体系,并首先应用于边防哨所卫星发行专网、教育培训卫星发行专网和城市家庭用户卫星影院专网等方面。

    卫星传送有优势

    近年来,许多地方也开始利用互联网、有线电视建立数字农家书屋,探索新的传播模式。但相比互联网和有线电视,而卫星具有更加实用高效的特点。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仅为20.7%;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有关数据,到2011年,我国农村还有两亿农户即绝大多数农村家庭还未接通有线电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础建设和管理维护成本过于高昂。而卫星不需要铺设光缆、建设基站等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可以实现任何地区的无盲点覆盖,在农村地区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提升新闻出版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能力、解决书报刊发行在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计算机设备需要上网,通过鼠标、键盘打字,查询信息资源,对很多农民来说,掌握起来还有一定困难。而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只是通过一个遥控器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简单便捷无障碍,真正实现让农民群众“看得懂、用得了”。

    书屋管理员即使不会打字,也能通过简单便捷的操作界面,获取到群众所需的信息资源。“一按遥控器,想了解的农业知识全都有了,真是方便!”这是百姓对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最直观的感受。

    数字农家书屋能有效覆盖中国全境,不受地域影响和限制,服务范围超过传统介质和互联网,无论在城郊、农村、山区、沙漠、高原,包括中国近海地区,都可以轻松接收卫星资源内容,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只需在终端用户端安装小口径接收天线(直径45公分),设备安装仅需20分钟,就可以开始观看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相关内容。而且,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硬件设备经过特殊设计,能适应农村各种复杂环境,保证设备能够长期使用。

    版权保护有“高招”

    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的数据传输具有严格的管控措施,所有投递内容通过专用卫星通道投递,上行通道唯一,投递通道是单向一点对多点的网络结构,形成了完全受控的发行渠道,具有先天的安全优势。

    因此,信息安全管控更加简单直接,可以过滤全部有害信息。同时,卫星设备具有独特的连续工作的稳定性,不会丢失任何数据信息,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卫星数字接收终端采用安全加密设计,通过授权卡进行管理,系统内容无法被篡改。试点以来,上万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没发生过一起信息安全问题。

    系统设置多级审查工作机制,有效对内容及版权进行控制管理。系统全部推送内容都统一经过出版社出版审查、发行平台的政治审核与技术审核。内容版权保护采用数字出版物文件单独密钥加密,通过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终端设备、智能卡与卫星数字投递信息共同解密授权才能使用,较好地解决了数字出版物版权保护和利益分享的问题。

    为解决多人阅读使用的问题,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进行了技术开发,使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实现了全媒体阅读终端支持。在应用电视、投影机、电脑等传统设备的同时,通过WIFI技术,实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下载阅读。未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卫星数字农家书屋接收终端将可作为随时更新的村级信息中心,将各类内容传送到电脑或PDA、手机等便携式移动终端上,用户可以方便地免费浏览,从而既满足了公共阅读的需求,又能够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