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5日 星期四
骨科功能康复 比症状缓解更重要

    行业播报

    科技日报讯 (魏素丽)“骨科康复目前存在一个盲区——舍本逐末:仅仅重视症状的暂时缓解,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功能康复。”北京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武亮教授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电台“城市零距离”时透露,一般仅是对症治疗,暂时性缓解了一些疼痛、麻木等症状的康复,80%以上的患者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功能性的康复训练。

    武亮教授认为,康复跟其他的疾病一样,同样是越早发现、越早介入、越早治疗是越好的。武亮教授以一个髋关节置换的病人为例,解释说术前就要进行康复,因为髋关节置换有骨坏死等情况,术前通过一些手法缓解患者的难受状态,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术后,既要防止粘连,也要防止置换头的脱出,还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一些训练也要跟上;之后马上进行关节功能的训练……“可以说,手术前、手术期、手术后,康复起了一个贯穿的作用。”

    武亮教授表示,如果没有进行专门的功能康复训练,一些相关功能得不到有效矫正和改善,势必造成疾病进一步的恶化,病人生活质量也将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目前,骨科病人的康复多数停留在截瘫及截肢的康复,对于骨与骨关节疾病的康复却往往忽略了。”武亮教授解释说,比如,骨折病人接骨成功以后,通过一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麻木症状,但最终能不能独立直立行走、能否承重,能不能生活自理,更主要的还是依靠骨愈合程度、肌力、关节活动度、关节动态协调性、关节的稳定性、关节生物力线等相关功能训练,才能实现良好的康复效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早日回归家庭、回归工作岗位、回归社会。

    据悉,2012年,北京小汤山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目前已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多家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在这些医院做完手术的患者可转到北京小汤山医院接受专业康复治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