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
开放实验室:让沉积资源活起来

    □ 本报通讯员  马利霞  本报记者  韩义雷

    “不同于其他实验室,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有一个实的平台。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北京民协进行管理。”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总负责人朱希铎说。

    在他看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新制度安排,体现了政府职能的创新、政府推动产学研的组织创新以及科技体制的创新。”

    自2006年启动以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已先后进行了七批挂牌,目前挂牌实验室达到134家。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已发展成为集科研人才、专业设备、高精尖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信息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开放创新平台。”朱希铎说。

    “521”模式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集中体现了政府委托民间组织承担政府专项工作,充分利用了协会贴近企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朱希铎看来,这正是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在机制体制上的破题。

    他分析了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五位一体”,“政府,提供政策发布、资金鼓励和驱动、方向引导以及过程监督。社会组织,是一个全职的实体的服务平台,为各类主体提供服务。大学,积累和提供创新的技术资源和成果资源。研究机构,以各种不同的创新模式和机制体制来探索中间服务平台的支撑和体系。企业,作为市场化和产业化的主体”。

    “政产学研介”以组合拳的形式发力,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探索出了“521”产学研合作模式。

    朱希铎解释,“5”指五种类型的共建联合,“2”指两种类型的委托服务,开放实验室为示范区企业提供委托测试认证、开放实验室为示范区企业提供的研发服务;“1”指实验室和企业之间的成果转移。

    激活沉积资源

    “开放实验室激活了沉积的资源,让高端科研设备更加高效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齐广海说。

    在过去七年里,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激活了北京沉积的价值几十亿元的高端科研设备,面向示范区企业开放共享检测和研发设备70299台(套),设备总价值近71.6亿元,大部分设备属国内外先进水平。

    “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经过多年积淀,借助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政策推动和支持,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资源的整合、开放和共享。”齐广海表示,研究所承担的大多数重大科技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均为实验室与企业共同承担。

    齐广海举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安全高效预混合饲料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获得65项省部级奖,72项专利。研究过程中,产学研密切协作,先有5家代表性企业直接参与,企业又吸引相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共6家,后者又吸引另外17家企业参与研发。

    “项目实施后北京‘7+1’饲料高科技企业联合体全部采用本项目的无药物、功能型、地域性预混合饲料生产技术,获利增加200元/吨,增收3000万元。”齐广海说。

    北京伟嘉集团副总裁李冬青说,针对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合作的“甘露聚糖酶产业化项目”,集团投资两亿元,在通州区建立了北京最大的发酵基地,由研究所指派专家与企业进行技术对接,同时研究所也将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分享,实现了院企的双赢。

    优化创新生态

    抓住产学研合作的症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开放实验室逐渐优化着中关村的创新生态。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134家开放实验室人员总数为13917人,其中,两院院士70名,教授级专家1505人,副教授、副高级专家2274人,千人计划34人,长江学者32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89人。

    2012年,实验室共承担国家重大项目2284项,项目预期投资规模33392万元。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已成为有规模、有体系、有政策、有模式、有成果、有品牌、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开放式产学研结合创新服务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徐霞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