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中航工业通飞成功并购了美国西锐公司,西锐公司成为中航工业通飞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作为交付量仅次于美国赛斯纳飞机公司的全球第二大通用飞机制造企业,西锐公司拥有覆盖全球的产品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产品销售到58个国家,历史上年最高交付飞机达700多架。
并购两年后,西锐公司捷报频传。今年一季度,西锐飞机的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36%,再创历史新高,持续保持世界第一。5月实现净利润为正值。6月底已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22%,利润同比改善91.02%。预计今年,西锐公司将销售飞机305架,交付飞机262架,总收入达到1.8亿美元。
发挥西锐品牌优势,加速管理、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小型通用飞机市场需求迅速萎缩,4座级单发活塞飞机的全球交付量更是减少60%以上。西锐公司的经营情况也直线下降,企业发展进入困境。中航工业通飞抓住有利时机,于2011年成功实现了对西锐公司的战略性并购。
然而并购后,世界经济再次探底,西锐飞机的市场继续恶化,并购战略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困境,中航通飞直面市场,及时为西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公司治理和经营管控,并充分发挥西锐公司在品牌、适航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势,加速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外扩销售,内降成本,努力实现西锐公司的经营改善和并购的战略价值。
并购后,中航工业通飞首先按照现代管理制度要求,成立新一届公司董事会,搭建公司治理架构;其次是以保障股东利益为原则,任命了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戴尔为新的公司首席执行官,任命了为西锐公司服务25年的帕特里克担任西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三是以加强决策、财务和运营管控为目标,派遣中航工业高管和骨干人员到西锐公司担任董事长、运营副总裁、财务副总裁。
针对境外企业特点,中航工业通飞在坚持将西锐公司纳入成员单位管理的原则下,突出重点地建立了规划、计划、预算、报表、考核、股东事务等职能的管理和信息渠道;面向人才市场竞争和挂钩绩效考核调整了西锐公司的薪酬福利政策。
五代SR(G5)销售火爆,SF50研发正大踏步加快
西锐公司CEO戴尔说:“今年,我们刚刚推出了第五代SR22/22T飞机,迎来了强劲的销售,同时我们大踏步地加快了SF50飞机研发。”
已拥有500多架订单的SF50飞机,是西锐公司正在研发的一款5—7座复全复合材料单发喷气超轻型公务机,被誉为“中航工业通飞首个按市场经济规律全部自行投资的革命性和创新性飞机项目”,2012年初正式获得中航工业立项批复。2008年7月3日试验机首飞至今,这款飞机已完成了飞行594次,累计飞行632.4小时,发动机开机累计944.4小时。目前,这款飞机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同时,西锐公司已经启动SF50的市场营销、飞行培训、客户服务等商务准备。
今年1月,西锐公司在美国总部德鲁斯举行全球销售大会,来自全球各地60多名经销商、服务商参加了大会。会上,西锐营销团队正式推出了西锐公司第五代产品—2013年新款SR(G5)飞机。G5飞机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西锐飞机,一是集成了西锐历年率先使用并深受客户欢迎的各项先进技术; 二是飞机商载净增200磅,性价比大幅提升。创新性的第五代西锐飞机(G5)的推出,使得西锐飞机继续占领市场的“制高点”。
截至6月底,西锐飞机的上半年订单同比增加60%以上,交付量同比增加20架。目前,西锐飞机的交付计划已经排到年底。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在手订单,再次验证了西锐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准确理解和把握的核心竞争力。
成立西锐飞机亚非营销中心,抢占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市场
并购以来,中航工业通飞与西锐公司不断在“发展战略、文化和价值观、管理体系、技术研发和产业分工”等五个方面深度融合。
为实现市场和销售体系的融合,中航工业通飞在珠海成立了西锐飞机亚非营销中心,并于2012年派出了首批市场、销售和客户服务人员赴西锐培训,在学习借鉴西锐市场营销体系,培育和规划通飞全球营销体系的同时,统一和促进西锐飞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抢占通用航空业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市场。
在产业协同方面,中航工业通飞在珠海建设了西锐SR2X系列飞机集成总装生产线,首批组装生产的3架飞机于2012年10月12日成功首飞。今年将有SR2X飞机在这条生产线上投入生产。目前西锐公司正在支持中航工业通飞在珠海建立SR2X的生产质量体系,并共同建立SR2X飞机部装生产线已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PC认证。中航工业通飞生产试飞员,也走进了美国德鲁斯接受西锐公司专业而系统的培训。
2012年,西锐公司派遣了技术顾问常驻珠海,支持领航150飞机的航电系统设计,并向中航工业通飞工程师提供了复材制造的技术培训;中航工业通飞研究院已与西锐设计团队携手,共同研发设计SF50飞机。
现在,西锐公司的员工已经认可了“为中航工业通飞创造独一无二的股东价值”这一经营理念,中美双方的员工都在为中航工业通飞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解决方案提供商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