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6日 星期四
擒住人所不知的“污染”

    本报记者 瞿剑

    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八家村,500千伏昌平变电站,首都北部的电力“门户”,承接西电东送重要电源落地,其所输送电量占北京总负荷的10%左右。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我们在这里介绍六氟化硫气体节能减排项目及其CDM成果。”国家电网冀北公司检修分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工程师董肇晖站在一台红色的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前,首先向记者普及起关于六氟化硫的小知识来。

    据介绍,六氟化硫是一种惰性气体,因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已经逐步取代原有的绝缘用油,广泛应用于输变电系统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及GIS等开关设备,“可以说六氟化硫为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董肇晖话锋一转:“虽然六氟化硫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但它却是能量巨大的温室气体。”据计算,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23900倍,位居《京都协议书》规定的六种禁排温室气体之首。

    董肇晖以冀北检修分公司为例,把六氟化硫对环境的影响做了具象化表述:目前全公司在运设备六氟化硫充气量为9.73吨,如果不考虑任何泄露缺陷,仅以年泄露率1%计算,每年的六氟化硫泄露量为97.3千克,仅一个气瓶的气量;但把它乘以23900倍,约合碳排放量2306吨。要将这些温室气体进行碳中和,就需植树38.43万颗,折合森林面积384.3亩,“而且这是不考虑任何泄露缺陷的理想状态”,他强调,“实际上,每年仅一般及异常缺陷造成的六氟化硫排放量数倍于此,其需碳中和植树量相当于一座北京植物园的总和”。

    可见,输配电环节的六氟化硫尽管局外人几乎一无所知,但它比人所共知的燃煤电厂的碳排放更有过之。

    变电站配备六氟化硫回收装置,根源正在于此。

    在现场演示和讲解中,记者看到,六氟化硫回收装置由压缩机、真空泵、净化器、储存罐和阀体组成,在充有六氟化硫气体的设备大修需要开罐时,利用该装置可进行气体回收、储存、净化和充灌等作业,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全密封状态下进行。

    操作人员解释说,纯净的六氟化硫气体是无毒、无色、无味的,但相关设备运行中一旦有放电等异常情况发生,在电弧、电火花等作用下会产生金属氟化物、硫化物等强毒、强腐蚀物质,“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旧气回收,在全密封状态下完成气体净化作业,将有毒有害物质第一时间滤除,避免环境污染”。

    演示现场的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充气所用管路和接头有两种,仅从外观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不同。操作人员介绍,其中一个是密封的,一个非密封的。起因是:六氟化硫的电气性能对纯度要求极高,为保证纯度,以往在充气前需要将管路及接头用纯六氟化硫反复冲洗,以去除水分和杂质,无形中造成了六氟化硫的排放。为此,工人们对原有非密封接头、管路加以改造,加装了手阀和逆止阀,使之变成密封接头、管路。“可不要小看了一线职工的这一点小改动,它免去了管路冲洗工序,减少了排放,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也是一大片森林。”操作人员说。

    稍后,在位于沙河的冀北电科院试验基地内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中心,六氟化硫检测与管理专责李志刚介绍了冀北电力参与并实施由联合国发起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情况。而在项目实施中,冀北电力创出两项“世界之最”:2010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成功注册,成为世界首个电网领域内开展的六氟化硫减排CDM项目;2012年8月10日,项目第一监测期的减排量获得联合国CDM执委会正式签发,成为世界首个获得联合国指定第三方认证减排量的六氟化硫CDM项目,项目第一监测期(2010年11月30日至2011年6月30日)减排六氟化硫气体3027公斤,折合减排二氧化碳当量约7.2万吨,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将可在国际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对于这两项世界第一,李志刚分析说,当今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约为210亿吨,而每年排放的六氟化硫相当于1.25亿吨二氧化碳气体。在我国,目前全国电力系统六氟化硫年使用量达到5000-6000吨,且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电力行业现有在役设备中的存量气体约为1.8万吨,可循环再利用量约为600吨/年,折合二氧化碳达1400多万吨。目前我国许多六氟化硫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已超过15年,逐步进入检修期。“出于环保和安全考虑,如何合理、正确的回收净化及回用六氟化硫气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冀北电力相关CDM项目,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最佳范本。”

    (科技日报北京6月5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