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3日 星期四
“好奇”号在火星二次取样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时隔3个月后,“好奇”号第二次在火星的岩石上钻孔取样。科学家希望,通过分析这些样本,能进一步证实这个红色星球确曾有过宜居环境。

    据美国航天局发布的新闻公报,5月19日,“好奇”号利用机器臂最前端的钻探装置,在一块被命名为“坎伯兰”的岩石上成功打孔,孔径1.6厘米,深度6.6厘米,与3个月前的第一孔大小相仿。钻孔取出的岩石粉末样本将在未来数日由“好奇”号的内部设备进行检测。

    今年2月,“好奇”号在一块名为“约翰·克莱因”的火星岩上打出第一个孔,对所获岩样的分析显示,火星的古代环境可能适合原始微生物。第二孔地点与第一孔只相距2.75米,但研究人员认为,钻探装置每次取样都存在与上一次的交叉污染问题,而这次样本来自一块差不多的岩石,因此结果将更加准确可信。

    “好奇”号2012年8月在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脉山脚着陆,开始火星探索任务。这次打孔后,这辆火星车还将在附近完成其他一些调查,然后将直奔主要目的地——盖尔陨坑内高约5000米的夏普山。

    (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林小春、驻洛杉矶记者郭爽报道)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