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7日 星期二
“四个极致”:将进入震中和重灾区的速度提高到极致,将因伤致死、因伤致残人数降到极致,将救治效能发挥到极致,将后方支援力度增强到极致
冲锋在前最大限度救治灾区群众

    快!快!快!

    余震不断,落石不断,通往芦山的高速路上,一支外观并不起眼的部队车队快速突进,不同的是车辆上印着的“红十字”。这支车队就是西南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先遣队伍。

    “早一秒到达,就多抢救一个生命!”所有队员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4月20日20时,该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先遣队伍顺利抵达芦山县,成为全国第一支到达灾区的外省医疗救援队。顾不上疲惫和饥饿,医疗队就地扎营,在芦山县体育馆背后的空地上迅速搭建起有50张床位的移动野战医院。随即,医疗队员们应用野战救援模式开展大规模、大批量伤员救治工作,采取快速检伤分类、建立军地协调指挥机制和合理分工等措施,将医疗力量进行了有效整合,将平时所训所学发挥的淋漓尽致。

    21日凌晨1时10分,医疗队收治了到达灾区后的第一个伤员。据了解,这名伤员名叫吴思丹,因地震时房屋倒塌被砸伤。经医疗队医生初步检查,伤者为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医疗队员马上对她进行了B超检查,排除腹部胀气损伤并对她进行了抗休克处理。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彻夜鏖战,不眠不休,为的是灾区群众的生命多一分保障!

    仅第一个24小时,这些白衣战士就接诊伤病员213名,收治住院3名,现场处置110名,后送17名。

    抵达芦山县后,邻近芦山县的宝兴县道路多处塌方,交通断绝,成为“震中孤岛”。接到该院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传来的信息后,为第一时间赶赴灾情前线,了解灾情、伤情、病情,尽快展开医疗救护,争取黄金救治时间,医疗队队长姬军生果断下令,“徒步行军,向宝兴县城进发!”

    18名医疗队员,腾空个人生活背囊,单兵携行抢救物品和物资,沿着蜿蜒的小道,开始了急行军。一路上,队员们凭借敏捷的身手,躲闪着不断垮塌的从天而降的石块和被地震损毁的树木,垮塌的范围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巨大的石块、松软的泥土,让队员们难以快速前行。大家只能从一块巨石小心翼翼地爬上另一块巨石,然后再跳向下一块巨石……

    21日9时30分,经过近3小时的徒步行军,他们安全抵达宝兴县灵关镇,成为第一支进入该镇的省外医疗队,也是第一支三甲医院的医疗队!22日,他们又成为第一支进入重灾区、宝兴县灵关镇河口村的医疗队!

    快速突进的同时,一场高水平、高技术的救治和高科技装备展示也在同时进行,将因伤致死、因伤致残人数降到极致,将救治效能发挥到极致,最大程度减少受灾群众的伤痛,给灾区群众送去极大的心灵慰藉!

    4月21日16时35分,该院远程会诊车在芦山县体育馆进行了第一次与后方的远程会诊。医疗队员、该院急救部副主任尹昌林副教授、神经外科孟辉副教授向后方详细介绍了会诊患者情况。该患者男性,43岁,芦山县人。地震发生时,他在逃离房屋时被一个热水瓶绊倒后,造成头部外伤、面颈部浅二度烫伤、眼睑擦伤、手部被碎石压伤。医疗队迅速组成人员进行会诊,对该患者进行了抗炎、消毒处理,并注射了破伤风疫苗,通过野战X射线诊断车进行排查,已排除骨折可能。

    “你们处理的很好,但还是要想方设法让他做个CT,还有注意观察有没有颅内出血。”远在重庆的后方专家组成员、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朱刚通过远程视频说,该患者无骨折现象,但要注意脑外伤后24小时是否出现脑水肿。而另一位专家组成员、烧伤科副所长彭毅志教授则建议可在消毒后,给患者烫伤处擦一些消炎外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救治受灾群众,这台远程会诊车还在发挥更多的作用。

    4月28日,工作任务向“医疗、防疫、心理救援、健康指导”转换后,为充分发挥后方临床专家的优势,该院特邀临床心理科瞿伟主任和皮肤科钟华副教授,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对前方医疗队心理组和防疫组队员进行了创伤应激心理援助以及地震灾区常见皮肤病防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在狭小的会诊车这个特殊的教室里,前方医疗队员聚精会神地接受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培训。

    记者了解到,除西南医院外,总后卫生部、301医院以及成都军区总医院等单位也经常使用这台远程会诊车与后方进行沟通。

    正是后方专家组的通力配合,使支援力度增强到极致!

    与此同时,其他高科技装备也在大显身手。其中,野战手术车可同时进行2台手术,一天之内最大手术量最多可以达到50台。车体内配备有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多功能电切刀和空调等设备,可完全满足野战条件下的手术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军首台投入抗震救灾的野战检验车。该车整合了野战检验中的常见检验项目,将常规的干化学分析技术、干式免疫分析技术、微量毛细管分析技术等快速检验新技术通过车载实验室实现。其最终目的是实现野战条件下的快速、自动化、一体化检验。

    抵达灾区后,医疗队检验组便依托检验车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应对地震伤员所特需的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测、血液常规分析、血细胞比积分析、尿液常规和尿化学分析、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急性肾功能损伤、急性心功能损伤、出凝血功能检测等检测项目。最初的24小时内,他们便开展各项检验项目20余次,检测10余名伤员,为灾区伤员的快速诊治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室保障。这台车的到来,使抗震救灾现场诊断由以往依靠经验判断转向精确的科学诊断。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