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2日 星期四
创新思维助力铁甲亮剑

    □ 邓泽铭 朱玉松 闫鹏飞

    未来军队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在当前改革强军形势下,创新是军队发展潮流,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有力补充。只有跳出思维窠臼,冲破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善于在思维理念上突出重围才可能在改革大潮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座谈中,装甲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教研室创意分享交流会讨论不断深入。

    转变思维定式,才能驱动创新的发展。机电工程教研室作为学员创新能力素质培养平台的集中地之一,一直致力于学员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始终强调团队培养与团队作战的重要性,让教员们深知灵动性的思维将进一步为学员步入基层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研室机电室这个战斗力强、敢于咬硬骨头的团队,敢于突破原有思维,以机电创新工作室和机器人工作室等学员创新俱乐部为抓手,打造一系列学员创新活动平台,开展一系列常态化创新活动,积极在培训模式、创新技巧、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教研室主任江鹏程说:“‘经典模式’教学所培养的学员,已不能满足未来战场需要,面对改革强军大潮,我们要在培养学员军事能力素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创新潜能力,让他们时刻具备一颗‘创心’,以创新为魂,以硬骨头、铁拳头为武装,才能在未来战场上百战不殆!”

    创新领域地探索是无止境的。据介绍,创新活动开展之初,学员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可是当拿起创新这把“高精狙”,大家却对科技作品中的难题无从下手,一时间不知道该“瞄准”哪里。如何让学员对创新理念实现从无到有,突破科技 创新的瓶颈呢?面对学员们的困惑,教员们却犯了愁。

    光说不练假把式。针对实际情况,教研室通过创新讲座、公司实地组装、导师组系统授课等多种形式,让学员对创新理念实现从无到有,由粗到细地进行学习与理解。在为学员提供创新课程的过程中,教研室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以各种全国性、影响力大的学员科技创新赛事为牵引,结合开放、资源共享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机电创新实验室,邀请院外知名教授来“传经送宝”,传播最新的创新理念,拓展学员的思维空间和对外的交流途径,充分发挥学员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持续有效的创新人才模式,为学院的教育转型建设和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我军的作战指挥系统均部署在连以上。实训中发现,装甲兵班组的协同作战能力,例如怎样实时指挥控制人员、装备、弹药资源等有待提高。配置在单兵手套上的传感器、蓝牙、语音模块,以及装在作战服后背上的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全面监控班组内成员的位置、身体状态、物资消耗情况,感知周边战友位置及状态,汇报战况,接收指令……”这是 今年在国际物联网大赛上学员周韵对自己作品的介绍。

    近年来,机电工程教研室专注于学员创新能力素质发展以及学员成长,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成果显著,影响力巨大。在国内各项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0余次,省部级奖40项,发明专利20余项,学员科研成果被采用和转让4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教研室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