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通讯社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汪海燕,博士生导师,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和司法制度改革的研究。2016年9月24日,获得第二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
打开法大BBS,输入“汪海燕”,在眼前铺陈开来的一行行留言中可以看到法大的同学们对于老师的认可和喜爱。
“简直男神!在法大不听一次他的刑诉绝对终生遗憾!太有趣了,讲得超级棒!知识点拿捏也很到位。男神!”
“什么叫年轻有为,什么叫萌力四射,在汪老师身上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讲课生动有趣,课堂上学生自发地与老师如此和谐地应和、互动,就是在他的课上。”
当笔者在办公室里真正见到汪海燕老师时,他笑意盈盈,主动问道:“你们喝水吗?这里有杯子。”亲切与热情一下子就消除了距离感,平添了几分真实。谈到自己获得的“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汪海燕表现得较为从容平和。初次见面,在法大从读博、到讲师、到副教授、到教授一路过来的的他,也许没办法将自己对母校的情愫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只认真对我们说,更愿意把这荣誉献给母校,愿自己无论是品性方面还是学术方面,都与学校的期待相称。
法学路:恩师教诲谨记于心
如今已在法学领域小有成就的汪海燕,回想当初求学法大,对自己影响最深远的,一来是选择了刑事诉讼法这个专业,二来是遇到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法大的老校长陈光中先生。博士毕业后,正是陈先生希望他留校,他才在法大留了下来。忆起当年,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陈先生的言行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陈先生正直、追求学术独立性、追求真理,对不公的现象,敢于直言。这样的精神汪海燕不能忘怀,谨记在心,勉力践行。
同样,他敬重的还有陈先生的精益求精和勤勤恳恳。陈先生今年八十六岁高龄,每年仍会发表一些权威性的文章,仍在为国家刑事诉讼法的完善、司法改革献计献策。“一个快九十岁的人都这么努力,我们年轻人更不能懈怠了。”
对于自己与陈先生的关系,汪老师形容为“像古代的裁缝带着个小徒弟”。在汪海燕看来,他与陈先生也是这样:怎样研究问题、怎样看待问题、怎样去行文、怎么样去发表……细碎繁琐,陈先生都手把手地教他。师生间的厚重的感情,言语间流露无疑。而如今面对自己的学生,汪海燕更想把这种爱,再手把手地传递下去。
为师道:“我就是他们的哥哥”
在2016年本科生入学典礼上,汪海燕作为教师代表,发出了对新生最热切最真诚的祝福:“美好的人生画卷即将在你们面前展开,祝你们在法大这片青春的热土上,发现自己,并在四年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正如同陈光中老师的悉心培育,汪海燕也对法大学子们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全心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不只是入学典礼上为新生们引路,教学中的汪海燕也尽职尽责。学生对汪老师的评价,从没有半个“不”字。人说相由心生,学生们对于汪老师的普遍印象就如同他慈眉善目的外表——和蔼可亲、风趣幽默。
在和蔼可亲的背后,有儒家风骨显露。他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老师,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老师。他说怕如果自己太严肃,同学们不愿意与自己接触。他更愿意让学生敞开心扉同自己交流,说出困惑和难处。然而汪海燕工作繁忙,加上日常学生较多,有时他反思自己照顾不到全部同学。聊到这里,他话语间带了歉意。
汪海燕希望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家人,而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弟弟妹妹,我就是他们的哥哥。”他回忆起自己刚带硕士时,年龄比自己的一些学生只大不了几岁,把他们当做弟弟妹妹的习惯就开始了。后来学生毕业之后,他们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
汪海燕对学生的教育不止局限在知识层面,更有做人的品格,对世界的博爱。短短一小时的接触,汪海燕最感染人的,不是他的陆海潘江、满腹经纶,而是他言语中的仁善。
“我就说啊,做事要有仁心。”
“如果说整个社会都以恶、以不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某件事,就可能会形成一个因果循环,最终还要落到自己头上去。你不负责任,别人对你也不负责任。”
“人的生活都是有苦有甜、有风有浪的。”
“要笑对人生嘛。为什么要苦巴巴的?我风趣一点,别人也好受一点。”
“对别人友善,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友善。”
“所以,为人要善良。”
他的口中总会不经意地冒出一些朴素、实在的话,这些道理经过去的老师和社会传授给他,他又在三尺讲台上以自己的言行把这些理念传递给自己一届又一届的学子,伴随着他们走上社会。
回首与前行:“我觉得很幸运”
从政法学子到首都十大青年法学家,一路走来,汪海燕只想说感谢与幸运。谈及他现今出色的事业时,他只是平易近人地挠挠头:“不能这样说。在学校里、科研机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他眼里,自己在年龄上没有到资深法学家那么高;在知识方面差得更远,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还是要继续努力。”
他不曾悉数自己已取得多少成绩,只一心踏踏实实做工作、搞研究,唯恐做的不够。在“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颁奖典礼上,汪老师说“作为一名法律人或者是法学研究者,正义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的追求,与之相对应,追求公正还需要一颗勇敢的心与此随行,追求正义意味着坚持意味着付出,正因为利益的舍弃甚至是牺牲,没有一个勇敢的心就有可能畏缩就有可能半途而废,甚至与正义倒戈。”背负着历史使命,同时又怀有开放和创新的精神,我们看到青年法学家在推进法治的道路上毅然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对于自己获得的“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他坦言自己有压力,更有对社会的责任。“我能为这个社会贡献什么,能为依法治国的事业贡献什么?”这份压力同时化作一份动力,在浮躁的社会激励着汪海燕,在教学、在科研、在社会活动方面,继续前行,去匹配这个称号。
现在的汪海燕,仍在路上。正如他在法大2016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对新生的讲话中所说:“如果说生命是一粒种子,人生需要历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等不同的阶段。” 他恪守着自己内心的职业操守,对学生温暖以待、悉心教导;他带着爱与豁达走上讲台,怀着慈悲与忧虑凝视社会;他不断为社会的未来做着自己的努力,却唯愿放下成绩继续仰望更高的思想与情怀。
谦谦君子,温润而泽;虚怀若谷,抱诚守真。这是汪海燕身上令人敬仰的品行,也是法大教师的风骨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