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专家何以成“砖家”
□ 王大鹏
《专家之死》,[美]托马斯·M.尼科尔斯著,舒琦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有些专家的不合理建议会不时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甚至有些网友还创建了一个名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话题。一方面,这是对专家建议的消解,另一方面,也表明专家建议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对专家建议有诸多看法?近日看完《专家之死》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自身原因导致专家信任崩解

    应该说,这不是一部大部头的著作,算上引言和结论在内,这本书也只有8个章节,250页的篇幅,却把专家与“平民”、沟通为何变得困难、高等教育所带来的问题、社交媒体带来的冲击、“新”新闻学的问题以及“专家错了的时候该怎么办”等问题一一拆解,读完不仅让人大呼过瘾,也能发人深省。

    当然,在探讨专家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界定一下到底哪些人能称得上专家。在本书作者看来,专家是“对某一学科所掌握的知识远超我们普通人,当我们在人类知识的某一领域需要寻求建议、教育或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会把目光投向他们”。也就是说,专家是有专业知识的“知识分子”,但是这些专业知识应该限定在某一领域,而非才疏学浅的“知道分子”。

    当前,我们身处一个社交媒体时代,每天可以接触到的信息量极其庞大。但是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时间和才能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掌握某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我们摆脱不了这个束缚,这也是我们需要专家的原因所在,或者说这是社会分工带来的结果。

    在作者看来,之所以会出现“专家之死”,当然有专家自身的原因,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专家失灵”,比如有些专家出现了“跨专业入侵”,有些专家会“心存不良”,还有些“专家”是自封的伪专家等。即便是真专家,多数人会持有一种错误的假设,那就是“我在某些事情上比大多数人都聪明,那么我在一切问题上也比任何人都聪明”,这当然会导致信任的崩解,让普通人不再信任专家这个群体。

    互联网加速专家和外行的沟通崩塌

    不过,本书的作者用更多的篇幅,探讨了导致“专家之死”的专家之外的原因。

    首要原因就是“人人都是解读者”。每个普通人都认为自己拥有真正的知识宝库,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知道并不等于理解,理解也不等于分析。当然,这也和大脑的运作机制有一定关系,那就是我们只听自己想听的话,拒绝相信我们不喜欢的事实。

    不可否认的是,专家要发挥作用,必然需要有一个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但是在当今时代,沟通也变得愈加困难,达克效应和证实性偏见都为沟通和交流设置了无形的障碍。“越愚蠢的人,越是会高估自己,不觉得自己无知”“当我们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只接受那些能够加强论证这一观点的事实,而忽略那些能够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因而“证据”就是“我认为的事实”,而非“根据达成一致的规则对其事实性进行检验后确认的东西”。

    在传统上,我们一度关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赋权所带来的积极效果,而作者却认为互联网加速了专家和外行之间的沟通崩塌,这是导致专家之死的第二个原因。互联网提供了一条通往知识宝库的捷径,过去,人们需要咨询某个领域的专家建议,而今只要在浏览器中输入关键词,几秒钟之内就能得到答案,因而很多人会把网络上堆砌起来的事实当成是专业知识,并且认为通过网络上的这些事实就可以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赋权,使得这个巨大的仓库可以接受任何人丢进去的任何东西,而用户也会先入为主地下结论,然后去互联网上寻找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结论。

    此外,在作者看来,高等教育也导致了一些问题。有些大学并未培养学生有逻辑、有内涵地论证的能力。在专业知识面前,情绪成为一种无懈可击的防御手段,而当人们明白了情绪可以压倒一切的时候,这个技巧便会被运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后真相”时代的特征,那就是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

    当然,本书作者旨在通过自己的论述为“专家之死”找到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建议,而回到专家建议这个话题本身,如果我们想要更进一步了解专家为什么可以建议,专家建议为何会频频引发热议,以及专家该如何建议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之死》都是值得一读的。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