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化学名称是怎么来的
□ 郭红梅
《中国近代中学化学教科书研究》,何涓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穿着由不同化学材料制成的衣服,通过喝牛奶来补充钙质,摄入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来预防贫血……学校传授的知识也涉及大量的化学知识,例如氧气能够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100多年以前,化学作为一种“舶来品”进入我国的中学教育体系。对当时的学生而言,学习化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化学。在清末民国时期,信息传递并不发达,教科书在传播化学常识方面起到了主导作用。即使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但教科书仍然是传授化学常识的主要力量。

    在现在的化学教科书中,食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笑气的化学名称是一氧化二氮,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在我国历史上的化学教科书中,食盐曾经使用过“钠绿”“钠盐”“绿化钠”等名称,笑气也曾使用过“亚酸化窒素”“一二酸化窒素”“亚氧化氮”“一二氧化氮”等五花八门的译名。化学名称之所以得到统一,还得提到1932年之前知名度高、销量大的中学化学教科书的编纂者。我国当代的化学常识的传播效果也是得益于教科书编写者们的不懈努力,以及中文化学语言的创建与规范化。这些我们可以从《中国近代中学化学教科书研究》一书中窥得一二。

    我国近代文学家、化学家虞和钦在中国近代化学史上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科学仪器馆,最早引入“某化某”的无机物命名方法,制定了第一个系统的中文有机物命名方案,还创下了许多项化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先例。在翻译化学书籍方面,他翻译了龟高德平的《中学化学教科书》《普通教育化学讲义实验书》,这些书籍以其恰当地使用化学名称而独具特色。

    清末民初物理学著作翻译家王季烈翻译过许多日文教科书。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当时并没有适合中学生的优质化学教科书,归纳化学知识并将其清晰易懂地表达出来也是充满挑战的一件事,化学语言的翻译更需要小心谨慎。正是基于这些认识,王季烈结合他丰富的教学经验,自主编写了《共和国教科书·化学》,做出了令人赞叹的努力。

    中国近代著名的编译家和教育家郑贞文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在编写《现代初中教科书·化学》时,他用心选取了精美的插图,并编写了生动有趣的练习题。

    由此可见,化学教科书不仅仅是化学常识的传播工具,还承载了中国化学发展的历史痕迹。《中国近代中学化学教科书研究》展示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化学名词的多样性,展示了近代知识分子为创作教科书所作的种种努力,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如今获得的化学常识来之不易,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思考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理解。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2级博士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