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20日 星期五
科普达人,让科学流行起来!
图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参加“跨年科学演讲”。(受访者供图)

    2022年最后两天,多场科学跨年主题活动在各平台同步吸引着流量。

    北京市科协主导的“2023科学跨年之夜”专场,力邀院士和中外科普达人共同奉献了2小时的科学盛宴;中国科学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多位科学家接力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的直播长达15个小时;知名泛科技网站果壳网,邀请多位知名科学家深情致信未来……

    科学家,生活中曝光强度并不高的硬核群体,正从容地走出实验室,自信地走进演播厅,主动引领科学走向大众。

    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是,各类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知名账号的主创人员中,真正拥有科研工作背景和多媒体文本创作能力的科普专家少之又少,高层次科普人才队伍的短缺现状,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巨大需求。

    可喜的是,成长在科技界的一些知名科普达人,正努力以更多创新的形式、更多元化的品牌跨出科研圈,在科普疆域中,策马奔腾、自由驰骋。

    科普供需还不对等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公众对科学和知识的渴望,前所未有地旺盛。人们的精神家园里,增加了一种危机来临时“向科学要答案”的恐慌“免疫”机制。

    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为182.75万人。其中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普人员共计111.55万人,比2020年增加9.47%,占当年科普人员总数的61.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2022年参与了国家多个部委关于落实“两翼理论”的座谈。他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确实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机制设置和资源投入已经相当可观”。

    魏红祥坚持15年做科普,在业内被公认是特别有创意、特别有人脉的科学家型科普达人。但他仍然感到,“这个圈子其实很小,活跃的总不过两三百人”,真正持续且有影响力的,更是不超过科学家群体的3%-5%。

    科普界和公众感受到的是,我国科普事业总体上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两翼理论”要落到实处,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果公众感觉还不够满意,我认为是件好事。”魏红祥向记者分析道,这说明需求是旺盛的,有利于刺激供给方提高科普专业度,专注于到达率。

    谁更适合做科普

    既然公众对科普的需求是旺盛的,国家对科普事业的引导也是正向的,那么,科普工作究竟应该由谁来做?

    多次参加科普座谈会,魏红祥听到多种观点。一种是希望促使更多人参与科普,人多力量大,科普产品多,优质的科普作品一定会出现;另一种是让有专业背景的人来做,即使流量很少,但传递的知识一定是正确严谨的。

    圈内原来有一种偏见,认为搞科普的科研人员,多数是科研搞不下去了。但在中科院物理所,多数人会告诉你,“此言差矣”。

    能把高深的物理学知识,用小学生能听懂的语言讲出来,反过来对于科研工作者本身向其他同行介绍自己的工作,也会大有裨益。

    当年被魏红祥拉着去做小学科普课的初创团队,其中一位调任某大学任副校长,另一位被任命国家某重点实验室主任,还有一位成为某大型科学装置的负责人。

    正是因为在众多科研骨干的坚持努力下,中科院物理所形成了一个资源不断产生“聚变”、形式不断创新、主力始终年轻化、影响力不断破圈的科普策源地。

    魏红祥认为,以科学家群像和单位品牌整体出圈的中科院物理所科普团队,在所领导支持下,始终保持原生动力,他们拥有宽松包容的环境,沉浸创新并享受其中。

    果壳网CEO姬十三也表示,果壳网作为科学文化平台,这些年来之所以能够受到用户的喜爱,关键在于坚持用产业运作的方式,实现“让科学流行起来”理念。

    随着抖音、视频号、B站等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兴起,中国科协和各地科协等组织,与新兴媒体平台合作,不断策划各类科学主题活动,发掘并鼓励各类科普工作者,在新兴媒体上提升科普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些科学家背景的科普达人逐渐走红并“火”出圈。科普公众号“不刷题的吴姥姥”博主吴於人、“戴博士实验室”的英国籍化学家戴伟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然,科普大V中也不乏科研路上的年轻人。清华大学化工系在读博士研究生毕啸天在B站的账号“毕导THU”拥有496.8万的粉丝;上海神经所博士唐骋,从研二开始给果壳网写科普文章,他跟妻子在B站科普账号“芳斯塔芙”拥有282.9万的粉丝量。

    其实,不论科普的主体是科研机构、科普平台还是科普大V,在魏红祥看来,科普产品“流量就是判据”,另外两项分别是“准确度高”和“喜闻乐见”。毕竟,“科普的意义在于尽力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能够听到声音并关注科学话题”。

    科普人应具有的特质

    魏红祥始终认为,做科普一方面是出于社会责任,但自身的原动力应该是最先要被发掘的。

    当年创建微信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本意就是做个纯科普的公众号。每次后台整理出来的读者提问,都会请北大、清华、物理所、理论所等众多的专业团队认认真真地回答。

    这种深耕细作,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从读者、受众,其他合作伙伴方的“正反馈”。魏红祥认为,“能做出让粉丝感兴趣的东西,就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公众号的权威性和每一期稳定的阅读量,更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姬十三回忆,“高中时我正是看了一系列科幻作品,特别是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真是打开了人生一扇门。我读大学坚定地选择了生物学。2010年博士毕业后选择创建果壳网,也是源自想要创作科普作品的浓厚兴趣与让更多人参与分享的热情。”

    “到果壳网上写科普文章的科研工作者,都是比较爱分享的人。”姬十三说,随着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传播形式的出现,将科普文章转化成更多喜闻乐见的形式成为可能。

    以笔名“菠萝”闻名的科普达人李治中,走上科研道路的缘起是母亲罹患乳腺癌。清华生物系毕业后,他奔赴美国杜克大学攻读癌症生物学。毕业后,他选择进入药企诺华继续研究抗癌药。然而,回国探亲时,用中文搜索癌症治疗相关信息,他发现仍有很多误区,大量错误知识在传播,病人家属对国外最新进展和成果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从2013年开始,李治中以“菠萝”为笔名,向更多癌症患者和家属,普及与癌症有关的科学知识。

    在李治中看来,科研人员转型做科普,最容易跌进所谓的“专业”陷阱。一旦急于在科普的过程中展示自己,就可能陷入“说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科学家搞科普之所以会被认为生硬和高傲,是因为没有认真了解自己的科普对象,所以,一定要避免做带有家长气质的教育家。我们做垂直领域的癌症科普时,就是要俯下身去,真正理解癌症病患和家属的诉求,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

    他对记者说,自己很崇尚科普达人、科普账号“混子曰”创始人、漫画科普作者陈磊对科普的诠释。

    2022年8月举行的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科普达人陈磊说,科普不是要让所有人都吃到最大、最好吃的“苹果”,而是把这棵树修剪一下,把它的品种改良一番,让更多的人能够尝到‘苹果’的滋味。

    科普力量有待挖潜

    科学家群体越来越清楚,科普是其作为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之一。但是,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余,如何更高效地参与科普工作?这似乎成为无法逾越的现实障碍。

    从魏红祥15年的科普之路看,科学家群体大概率是不会自发主动地站到屏幕前做科普的,他们更喜欢多做少说,不太会因为谁振臂一呼,就蜂拥而上。

    但魏红祥有自己的办法。他曾策划了一系列《科学家讲中学物理》(云里悟理)视频课程,根据课表,结合他对所里研究人员的了解,直接给这些科研人员排课。

    “所有被我‘找上门’的科学家,都反馈说,那就试试吧。”魏红祥说,之所以如此顺利,得益于这么多年来,所里形成的跨学科、跨课题组、跨楼层自由交流的氛围。组织主题沙龙、策划专题讲座,大家熟络起来后,自然就互通有无了。

    所以,科研机构要想在科普事业中同样有所作为,几个要素似乎必不可少。首先要考虑的在科研目标之外,做科普事业的动力来源何在。魏红祥直言:“如果一个单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和应对督查,那一定做不好。”其次,对一个机构而言,寻找一些能张罗、懂策划、会统筹的灵魂人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多年来,物理所科普团队创意不断,越来越多的大众媒体资源也蜂拥而来,他们强强联合,先后成功尝试了科普视频课程、跨年科学演讲、科普轻喜剧、大科学装置科普纪录片等多种形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此外,还要保持科普账号的内容一贯性,需要账号所属单位从上到下形成统一认识。魏红祥说,“中科院物理所”一系列科普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所领导的充分信任和大胆放手。

    最后,年轻人一定是当今和未来科普事业的主要力量。让魏红祥欣慰的是,有些新来所里的年轻人,就是因为当年看了公众号,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走上了科研之路。他们自发地聚集起来,不断碰撞思想,在“前辈”的指导和把关下,执行着一个又一个颇具创意的新科普项目。

    姬十三也表示,很欣慰当年的一些果壳网读者,博士毕业后成长为科学家。毕业后加入团队的编辑中,也有一部分是追随果壳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科普要找准发力点

    最让李治中感动的一件事,是一位读者给他公众号的后台留言。

    读者写道,“妈妈今天去世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来这里说声谢谢,您的文章一直是她生病以来的重要陪伴。”

    “我想,这种表达,是对科普事业从业者的崇高敬意,也是科普人共同的莫大荣耀。”他感慨道。

    李治中参与组建的“向日葵儿童公益”,是专注儿童癌症群体的公益团队,核心团队全职工作人员虽然只有5个人,但粉丝团巨大,他们有超过1.9万名志愿者团队,这当中多数是菠萝公众号粉丝,还有很多是肿瘤患者的家属,甚至是报道过基金会工作的记者。

    他们一直以多种形式参与“向日葵儿童公益”的活动,也持续向更多公众接力传递正确的知识,消除对癌症的恐慌。

    魏红祥认为,面对疫情的冲击,很多公众习惯在新媒体平台上寻求帮助。虽然希望听到经验性指导,但在针对特定问题上发生的所谓粉丝团之间的争辩,还不够理性和科学。

    他建议,一方面科研机构要鼓励和引导更多专业人士站出来说话,放大声量,击碎伪科学账号传播的各种谣言;另一方面,媒体也要引导公众,用辩证的科学思维看待科学问题,同时理解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公众能够倾听多元化声音,最终帮助公众形成能够自主辨别是非的能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