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7日 星期五
垂体虽小,功能却不可忽视
□ 王明宇

    垂体又称脑垂体,是位于大脑中央底部的一个灰红色的卵圆形小体,宽约1厘米,重约0.5克,大小跟拇指的指甲盖差不多。从体表来看,垂体的位置大概在两眼中心的鼻根部往里7厘米。在这里,垂体有一个“小房子”,是由蝶骨凹陷形成的垂体窝,因为其“前后凸中间凹”的造型看起来像个马鞍一样,因此这个区域被称为蝶鞍。根据起源、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垂体又可以细分为前方的腺垂体和后方的神经垂体。

    垂体虽小,却身居要害,是人体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或释放的9种激素不但与生长发育息息相关,还可以影响人体几乎所有的内分泌腺,是名副其实的内分泌中枢。

    生产垂体激素的地方主要在腺垂体,由3种细胞构成,分别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腺垂体负责分泌7种激素,分别为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黑色细胞刺激素(又称促黑激素)。而神经垂体本身不生产激素,它作为“仓库”,将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又称缩宫素)储存起来,当身体需要时就释放出去。

    生长激素作用于全身的骨骼与组织,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骨骼生长,使肌肉发达,加速脂肪分解,减少糖的消耗并增加机体对重要矿物质的摄取,在人体生长和修复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幼儿时期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分泌过多则导致巨人症;而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肢端肥大症,即所谓的垂体瘤面容,长得与电影角色怪物史莱克差不多。生长激素通常呈脉冲式分泌,受到性别、年龄和昼夜节律的影响,睡眠状态下分泌明显增加。这正是对于婴幼儿来讲,“多睡觉,长高高”的道理。

    催乳素作用于乳腺,促进乳腺组织的生长发育,引起并持续泌乳,同时还参与了应激反应和卵巢功能的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增殖,增加甲状腺的血液供应,调控甲状腺组织分泌甲状腺激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可以反映下丘脑、腺垂体和甲状腺的功能。

    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对人体性腺的发育和分泌功能起到促进作用。两性垂体中生成的促性腺激素并无本质差异,只是分别到达卵巢和睾丸后在男女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和皮质激素的生成与分泌,主要作用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刺激糖皮质激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激素”的分泌。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作用于皮肤中大量存在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使皮肤变黑,还能游离脂肪组织的脂肪酸,改善人的视觉滞留,改变神经应激性,提高智力迟钝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神经垂体相关激素主要包括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释放。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在调节血浆渗透压、维持内环境稳态和血容量、调控血压中有重要作用。

    催产素同样由下丘脑分泌,经神经垂体释放,有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在分娩过程中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此外,它还能调节人体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的水平,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催产素并非女性的专利,在男女体内均有需求。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假如垂体发生病变,比如发生垂体瘤,应当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保护好“司令部”,才能维持健康体魄。

    (作者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成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