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防灾减灾,做好应急避险知识功课
□ 董 青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风险识别和预警响应等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主动避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在首期推出《家庭减灾手册》《地震避险手册》《洪涝避险手册》3册读物的基础上,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法规司)、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又专门组织编写了《城镇应急避险手册》《校园应急避险手册》,由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出品。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据应急管理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07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67人,直接经济损失3340.2亿元。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也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具备充分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必要的防灾自救知识,采取科学的防灾避险行动,是减少灾害损失、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的有效途径。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要求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城镇,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人口增多,社会财富价值不断增长,承灾体暴露度不断增加,城镇的脆弱性、易损性更加突出。可以说,未来我国将处于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频发、超大城市群崛起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共存的局面。《城镇应急避险手册》旨在让公众了解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城市火灾的基本状况特点和一般规律,掌握科学的防灾避险及自救互救常识,引导公众树立防范灾害风险的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校园,承载着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任,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校园中人员聚集,校园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家长及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校园应急避险手册》旨在帮助师生了解校园灾害和隐患、学会与风险共存、掌握减轻灾害风险技能,全面提高减灾意识和能力,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学校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全面介绍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洪涝、台风、高温、雪灾、沙尘暴、火灾、交通事故等灾害种类和自救互救技能,阐述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的要求,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基本避险互救技能。

    该套读物的印发,能够激发大家学习防灾避险知识的热情,掌握有效的自救互救技能,为建立起城镇居民生活的“避风港”、校园安全的“防火墙”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系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编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