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疫情之下,如何减少负性的从众心理
□ 曹大刚

    大耳叔叔您好!

    前天,听说我们所在的区域出现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得知信息后,邻居们都去超市抢购。本来不想跟风的我,也担心被隔离,和家人连夜赶去超市采购。家里的冰箱、冰柜甚至连客厅都囤满了各种蔬菜、冷藏食品、鲜鱼肉、面粉和大米,还有我爱喝的各种饮料等。第二天早上本来准备再去购买一些小吃,但超市食品货架基本都被搬空了,连一包薯片都不剩了。冷静下来想一想,大家这样抢购是不是反而会人为制造恐慌,囤这么多东西要吃多久才能吃完呢。现在每天为了保住“绿码”,走在小区里,我都小心翼翼地躲着邻居,担心对方“阳了”传染给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担忧里。我觉得自己病了,心里生病了。

 

    小梅:

    你好!

    感谢你的信任,在疫情居家的时候,我们来一起聊聊心理。首先老师要表扬你有很好的自我觉察感知能力,能发现自己近一段时间情绪和行为的异常,也能在第一时间向心理老师求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人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内心处于焦虑、恐慌的状态,安全感缺失,为了避免落单,不被孤立,人们的价值判断不经意地会被群体牵引带动,这个时候,自己的判断力很容易缺失。就像你看到别人囤菜,自己也不经意地被裹挟着加入了这个行列。

    疫情期间,人们在情绪上也很容易盲从,尤其一些负面的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卷入到负性信息的传播中去,也会引起人们负性地从众导向,导致情绪被激化。

    一般自我意识弱,自我评价低,依赖性强的人容易“被从众”。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养成凡事先动脑后动手的习惯。当你发现自己的想法或者做法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要先冷静地思考,不要急着盲从随大流,先在自己的脑子里想一想,假设自己真的采取了跟大家一样的做法,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这种结果是自己所需要的吗?对自己的生活会带来哪些改变呢?

    在疫情期间的特定条件下,如果没有第一时间收到官方发布的准确信息,人们的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能够正确做出判断,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遇事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不是正确的选择,要冷静下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求。

    大耳叔叔   

 

    案例反思

    社会生活中,每个群体都会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表示接纳和喜欢,而对行为偏离者表现为厌恶和拒绝。而人是社会性动物,一旦脱离了群体就会产生焦虑。群体凝聚力越高,从众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出现“随大流”的情形,看别人这样做了,自己也跟着做,这是被心理暗示的结果。因为大家寻求行为参照时,更多的是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心理学称为“从众心理”或“羊群效应”。

    在疫情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盲从跟风,觉得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从众行为扼杀了一些人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从众行为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对待从众行为要辩证地看待。从众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们了解人的从众心理,并恰当地处理其行为,是很有意义的。能否减少盲从行为,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并坚持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心理高级教师、国家卫健委心理治疗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