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1日 星期五
鸟可观,孩子的收获更可观
□ 张建新 王 斌
左图为孩子们在北京沙河湿地观鸟。
王斌 摄
右图为志愿者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孩子们讲解鸟鸣科普知识。 沙菲 摄

    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鸟类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最常见、最活跃的野生动物朋友。无论是在小区、公园、乡村、闹市,还是在森林、山地、河流、湿地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它们或有婀娜的体态,或有美丽的羽毛,或有婉转的歌喉,或有飒爽的英姿。正因如此,鸟类成了最容易引起孩子们兴趣的物种。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跨学科课程以及学科实践课程,强调增强学生从社会生活和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特别是在贯彻执行“双减”政策的形势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重视。

    如何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健康的兴趣爱好,同时帮助他们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呢?关爱野生鸟类成了中小学综合教育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目前,我国公众对野生鸟类的了解还很有限,很多人只认识最常见的麻雀、喜鹊和燕子。其实我国是世界上鸟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记录的野生鸟类接近1500种,约占世界鸟种总数的1/6。以北京为例,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在不足0.2%的国土面积上居然生活着超过500种野生鸟类。

    近年来,在众多鸟类专家学者、鸟类爱好者和在校老师们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关注、了解身边野生鸟类的意识和机会。例如在北京,一些中小学开设了观鸟课程、组建了观鸟社团,老师们带领着孩子们学习鸟类知识、实地观鸟;一些社会机构、公益环保组织积极开展鸟类科普科研活动,吸引公众参与鸟类科学调查、鸟类环志等工作;政府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中小学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竞赛、实地观鸟比赛、鸟类生态摄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大批中小学生参与其中,知鸟爱鸟。

    在中小学生中,以鸟为媒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还有很多。比如,鸟类科学影像拍摄制作、鸟类绘画和工艺品制作、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宣讲,以及鸟类科学项目研究等。孩子们在鸟类专家、志愿者的带领和家长的陪伴下,观察野生鸟类,了解它们的辨识方法、生活习性,进而探究野生鸟类行为规律和与之相关的鸟类保护和环境保护问题。

    在观察鸟、研究鸟、保护鸟的过程中,孩子们增加了户外活动,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他们思辨能力;孩子们与同学、老师和家人一起走进大自然,结交良师益友、增进亲情友情,锻炼了他们与人沟通相处、团结协作的能力;参加爱鸟护鸟的公益志愿活动,让孩子们接触了解社会,培养奉献精神,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难得的是,在与野生鸟类的接触中,在关注鸟类的行为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时,鸟儿色彩缤纷的羽毛、婉转动听的歌唱、竞翅翱翔的身影、求偶育雏的真情等会印入孩子们的脑海,让他们领悟到自然界中每一个生命的神奇和伟大。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便会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心中了。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和孩子们一起去认识身边的野生鸟类了?其实观鸟很简单:准备一个8-10倍的望远镜、一本鸟类图鉴,选择一个好天气,就从离你最近的那个公园开始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