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收好这份指南,一站式“打卡”双创周
□ 科普时报记者 史 诗

    睡在天地间,与和煦阳光或满天繁星“零距离”是你向往过的生活吗?

    10月19日,在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下称“双创周”),伴着秋日阳光,记者身临其境体验了一番。

    360度PC材质全景球体,全模块化拼接,作为一款智能旅居产品,星球客适用于全球大部分的自然景区,球体可容纳3—4人,还配备独立卫浴系统、智能温控系统以及KTV、VR全景天文馆等娱乐设施。它的底座是一个“智慧心脏”,涵盖了住宿的全部功能,让你随时随地享受奇妙舒适的大自然之旅。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将在景区、森林、公园、草原、沙漠等自然空间偶遇它。

    记者看到,类似星球客这样的创意项目还有很多,8000平方米的双创周主题展向大众展示了210多个创业项目和服务机构。

    相信大家对航天育种并不陌生,这次神州绿鹏展出了多种“航”字辈蔬果,航粉番茄、航椒、航瓜应有尽有,形状与传统种植出来的并无二致。“我们通过航天搭载创新种质增加遗传多样性,结合高通量分子鉴定技术和基因组测序技术高效定位潜在功能基因,加速航天新品种的选育进程。”相关负责人说。双创周现场,不少观众品尝到了航天育种种植的番茄、西瓜等。

    让老百姓吃到放心食品一直是很多双创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北京市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作为全球首个软硬一体的区块链底层平台,长安链在支撑等冷链食品监管工作上功不可没。“进口冷链食品用上它,实现冷链食品全流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让溯源信息在使用时兼顾数据隐私和监管要求。”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研究员杜娟告诉记者,长安链还支撑多项国家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能源、民生等多个重点行业场景应用。

    谈到民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多数人较为关注的医疗问题。主题展现场,多家医疗企业的创新项目精彩亮相。

    在超目科技展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乐今介绍了其自主创新研发的植入式眼球震颤电刺激器、植入式青光眼微引流泵两款产品。从30余年的临床经验出发,王乐今对眼科疾病治疗的痛点进行了深度挖掘。“先天性眼球震颤通常表现为非自主性、有节律的眼球摆动,被称为眼科领域的‘不治之症’。在新生儿群体中发病率为千分之一,患有此病症的儿童通常弱视,无法清晰地视物。”王乐今介绍,眼球震颤电刺激器产品采用超小型头皮下植入,目前已成功完成8例人体实验,长期佩戴能够有效消除眼球震颤、提高视力。

    此外,作为北京市第一家面向全球的原创新药开发平台,百放英库让北京新药研发开启了“仿制”到“原始创新”之路。百放英库生物实验室负责人朱向前告诉记者,公司已从北大、清华、天坛医院等高校院所评估过的50多个项目中开展7个原创新药研发合作项目,主要聚肥胖、肿瘤、呼吸道疾病等。同时,百放英库还为更多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平台。“我们也在孵化8家企业,康迈迪森、碳纳医疗两家已经入驻,对联合研发项目成果会进行对接转化或共同融资。”

    同样凭借创新性吸引关注的还有很多,例如中科科仪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前沿科学研究和战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重要支撑;北京未磁科技自主研发的量子传感技术原子磁力计率先推出心血管影像创新器械——骐骥心磁图仪,配合智能化成像软件可快速判断检测结果……

    聚焦创业者,回归创新创业本身,是今年双创周的初心。“打卡”科技成果,我们共同见证“领跑”中的新惊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