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火箭也“军训” 它们的“教官”管瞄准
□ 张娟娟 科普时报记者 何 亮 付毅飞
10 月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顺利转运至发射区。 汪江波 摄

    地球引弓,太空入靶。10月16日0时23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简称长二F遥十三火箭)成功发射,将神舟十三号飞船乘组送入预定轨道。火箭精准入轨,发射前瞄准至关重要,瞄得准,火箭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自检:“标尺”准 测量才准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简称长二F火箭)塔架旁,有一座方方正正的小房子,距离发射塔架约150米,正是火箭的瞄准间,都说火箭发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里就是火箭校毫厘之微、蓄千里之力的地方。

    在火箭转场至发射区之前,瞄准人员的工作就开始了。长二F遥十三火箭地面支持系统发射队员王超介绍,火箭转场前,瞄准人员要完成瞄准仪自检,核定近10个关键参数,并开展预瞄准试验。

    以“角秒”为单位的瞄准仪,自检精确并非易事。王超说,1度等于3600角秒,瞄准仪精度达0.5角秒,完成如此精度的校准,对技术和经验都是严峻的考验。

    长二F遥十三火箭地面总体发射队员宋晶说,瞄准就是要让火箭知晓初始方位,精度不仅关系火箭起飞滚转等动作,还关系火箭残骸能否落在划定落区范围内及飞船入轨精度等。

    粗瞄:正身姿 找定位

    首次“粗瞄”在火箭转场之后,此时,火箭扛着数吨重的载荷,走了近1.5公里的路,刚刚在发射塔架旁站稳脚,就是为火箭正身姿、找定位。

    对高度接近20层楼、体重数十吨的火箭来说,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如果火箭站姿歪了怎么办?长二F遥十三火箭地面支持系统发射队员任晓伟介绍,火箭芯一级四个支撑点“踩”在发射台四个支撑臂上,支撑臂内置伸缩调节装置,能通过调整高度为火箭找正。发射台还设有回转机构,能根据瞄准要求调整火箭方位角度。

    全系统发射演练、紧急关机总检查……每个关键环节之后,火箭都要瞄准,负责瞄准的“教官”们一点点修正火箭站姿偏差,直到它进入执行任务的状态,成为一名真正征战太空的“战士”。

    精瞄:决定性参数生成

    火箭从发射前6小时起,精瞄工作高密度展开,瞄准人员精力高度集中,操作瞄准仪发射激光,打到火箭仪器舱惯组棱镜处,再反射至瞄准仪,瞄准人员就此一遍遍纠正瞄准参数。发射前5小时的瞄准参数,会成为最终的瞄准结果,与火箭弹道等数据一起,装订进火箭控制系统计算机,指导火箭执行发射任务。

    发射前15分钟,火箭进入发射倒计时,发射区大部分队员已经撤离,此时火箭状态已趋于稳定,瞄准人员终于放下心来,成为最后一批撤离的人。

    王超说,“瞄准偏差0.1度,入轨点就会偏差数百公里,这是瞄准人员决不允许出现的失误”,有着10余年火箭瞄准经验、执行了近10次长二F火箭瞄准任务,王超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失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