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察
我国天然草地面积3.9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41%,是世界第二大草地资源国家,也是我国土地、森林、矿产、水、海洋、草原六大自然资源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草原逐渐承包到户,牧民结束游牧生涯并开始家庭承包经营,草原的利用方式自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1世纪以来,由于气候持续变暖和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致使我国草原大面积的沙化、退化、盐渍化,草原生产力低下,优势植物种类持续减少,草原的生态和生产功能大幅下降。
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陆续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项目、退牧还草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方案,并投入大量的资金,以阻止草原退化,改善草原的生态环境。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我国的生态安全,但始终没有改变草原生态状况总体恶化的大趋势。
山西农业大学侯向阳教授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牧民行为及超载过牧方面的研究,在近10年大量牧户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心理载畜率”的概念,并指出牧民固守心理载畜率是天然草原放牧家畜数量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所谓心理载畜率,是指牧民在基于历史信息的认知基础上,判定承包到户后自家草场在一定时期、一定草原面积上能实际放牧的家畜数量,并实际指导着牧民的畜牧业生产实践。
那么,牧民为什么会存在心理载畜率呢?侯向阳教授团队持续的跟踪研究发现,牧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是其心理载畜率产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自然风险(旱灾、雪灾)、生活风险(大病)、市场风险(家畜价格波动)等的发生。
草原牧区牲畜棚圈普遍简陋,雪灾发生时牲畜不能得到保暖设施的有效庇护,常导致家畜非正常死亡。草原牧区牲畜交易市场缺乏,现有的交易市场也大都存在交易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大多数牧民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二道贩子上门收售的方式出售家畜,市场信息获取的不及时导致牧民往往不能获得最优的出售价格。医疗体系不完善,大病的救治设备缺乏,导致牧民不能得到及时的大病救治,本团队在内蒙古草原牧区的长期调研发现,牧民常常因当地的医疗水平有限而到邻近的市或省会呼和浩特就医,大幅增加了生计支出。
一系列风险的发生会直接导致牧民生产生活的不确定性,牧民就会倾向性地多保留基础母畜,增加家畜的数量,以保障自己正常的生计,从而逐渐形成风险发生——牲畜数量增加——超载过牧的循环,致使天然草原载畜率长期减不下来。这一结论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相吻合。
因此,在今后的草原管理措施中,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降低草原载畜率,另一方面也应重点关注通过完善牧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建立正规的家畜交易市场等途径,降低牧民生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逐步降低牧民的心理载畜率,以期最终达到生态优化载畜率,实现草原生态和牧民生产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