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7日 星期二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

    我国政府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截至2020年,共有14项世界自然遗产。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是我国唯一一处海陆空三维空间相互联动、动态与静态有机结合、生物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世界自然遗产,也是我国第一块位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提名地由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天津及上海的16处候鸟保护地组成,第一期位于盐城市,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我国的其他13块世界自然遗产均处于内陆区域,盐城黄海湿地是我国绵延数千公里海岸线上第一块与海洋直接相关的世界自然遗产,标志着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从陆地走向海洋“零的突破”。

    作为东半球第一块潮间带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连片泥沙滩涂,也是亚洲最大、最重要的潮间带湿地所在地。它包含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部分,不仅是陆海相过渡的生态系统,还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生物学、生态学过程典型代表。

    盐城黄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是全球数以百万计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越冬地和繁殖地。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是全球九条候鸟迁徙通道中最大、最长、迁飞候鸟数量最多的一条,也是面临生态威胁程度最高的一条,是俄罗斯、中国、韩国等22个国家因鸟类迁徙而搭建起紧密的“生命共同体”。

    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盐城黄海湿地是江苏省第一块世界自然遗产,也是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当中目前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

    文/图  江苏省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