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
北京野生鸟类十年间增至503种

    科普时报讯 (记者 胡利娟) “爱护野生动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月5日,科普时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实施一周年宣传活动上获悉,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野生鸟类记录已从10年前的420多种增加至503种,十年间增加近80种。

    2020年6月1日《条例》颁布施行,此举标志着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进入新阶段。《条例》实施一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通过恢复、建设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野生动物救护和监测,积极推进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完善《条例》11项配套管理制度。今年6月底将出台8个配套文件,年底前完成其他3个配套文件制定。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告诉记者,一年来,全市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部门联动不断加强,群众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首都野生动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与此同时,北京市园林绿化执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守乱捕滥猎、运输寄递、市场交易、终端消费四道防线,加大对非法猎捕、非法人工繁育、非法运输、非法交易、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等5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特别是在候鸟迁徙期,组织力量重点加强对候鸟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等集中分布区域开展野外巡查巡护,清网、清套、清夹和清除毒饵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非法猎捕、运输、售卖野生鸟类的违法行为。

    据了解,2021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先后与公安、市场、网监、交通运输、海关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1万余人次;监督检查各类场所7万余处,其中野生动物栖息地1375处,人工繁育场所642次,经营利用场所993处,交通运输站点60处,口岸地区2902处,其他地区6万余处;查办野生动物案件115起,其中行政案件66起,刑事案件49起;打掉犯罪团伙6个,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17人;收缴野生动物1416只(头、尾),野生动物制品513件、18.1千克。

    张志明称,通过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和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等一系列工作,改善了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增强了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北京的生态环境对野生动物越来越友善。

    近年来,北京市为黑鹳、褐马鸡等重点保护鸟类设立保护区和保护小区,房山十渡黑鹳集中生活区已经形成多达100多只的固定种群。从2009年开始连续10多年开展鸳鸯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创建了一整套繁育野化技术,鸳鸯已经从罕见的旅鸟发展为拥有稳定的繁殖种群。北京野生动动物救护工作也持续开展。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北京累计救护各类野生动物237种1.9万只(头),其中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81种,放归各类野生动物131种1.4万只(头)。

    城市生态的持续恢复,让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地与市民“亲密接触”。

    下一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围绕贯彻落实《条例》,着力压实区、乡镇政府属地管理主体责任,着力强化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恢复与建设,着力强化禁止滥食、严格交易监管、完善保护管理配套制度,着力建立健全跨部门的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加大联合检查执法工作力度,逐步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无缝衔接,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执法协作机制,努力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实、落细、落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