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2020全国科技活动周“饕餮盛宴”正在上演

    8月23日,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如约而至。主场展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展示中心举行,主题为“科技战疫、创新驱动”的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全国各地也同步启动。今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参观科技创新和科普展览,参与现场科普互动体验活动。

    科技抗疫大秀“肌肉”

    “太先进了!终于亲眼见证了科技抗疫装备的实力!”负压救护车、移动手术车、移动CT影像车、核酸检测采访工作台、负压病房,无人机运送物资、消毒、巡逻……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大显身手的“硬核”装备,正在重庆市科技活动周主题展览现场集中展示,成了市民参观的焦点。

    因为疫情影响,这场一年一度的科普嘉年华推迟了3个月。不过,这一场特别的“战役”,让大家更加统一了认识——科技才是抗疫的利器,在全国各地的活动中,抗击疫情的“硬核”装备成了展览和关注的重点。

    人类与病毒较量,必执“科技利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科技系统紧急组织实施一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为抗击疫情提供“硬核”设备。在科技周活动中,各地的疫情防控应急攻关装备纷纷亮相,近距离地给大家秀了秀中国科技的“肌肉”。

    而本次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展览中,首次出现且最亮眼的也是“科技战疫”展区。展区展示了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传染病员负压隔离转运舱、智能红外体温筛查系统、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CAStem干细胞药物等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新进展及疫情防控新技术新装备,普及抗疫知识方法,展现了科普工作在助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大国重器”走近公众

    在2020青岛科技活动周近万平方米展厅里,蛟龙号、潜龙号、东方红二号、高速磁悬浮、下一代地铁等“大国重器”与市民亲密接触,讲解员在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的故事。“今天近距离看到‘下一代磁悬浮’‘潜龙号’这些‘大国重器’,感觉非常震撼,不仅能让孩子从小感受科学的魅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一位带孩子的家长在结束参观后表示。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展区引人注目。世界最大先进非能动核电“国和一号”模型,在灯光演示和人工解说的配合下,向观众展示了清洁、安全的能源前景;壮观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沙盘是“十二五”重点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备国产率超过90%,运行以来已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海燕”长航程水下滑翔机等前沿装置,引领我们上天入海,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

    如果说这些都还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稍显遥远,那么也有许多展品在切实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6月底刚刚完成磁浮试验线上试跑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模型,引发人们对高速出行的想象;国家一类新药“宜卡”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大规模筛查可行性高的特点,用创新技术解开结核病筛查的困局。

    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让高端的科普走近百姓,高精尖的科技也是各地科技活动周展示的重点。

    足不出户“云游”科技周

    因为疫情原因,网络平台成为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阵地。

    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就首次推出“云展厅”,借助VR、5G等技术,集中展示我国科技战“疫”、创新成就、科技惠民、脱贫攻坚等方面内容,让公众足不出户也能身临其境感受科技魅力;上海今年科技节也新设了云端主会场,公众可通过网络在线观看科技节重点活动直播,“云游”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

    此外,整个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全国还将开展包括“科学之夜”“科普援藏”“科技列车怀化行”“科研机构、大学向社会开放活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等10余项重大示范活动。

    自2001年首次举办以来,全国科技活动周已连续举办19届,全国科技活动周成为公众参与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科普品牌活动,而不断创新的科普手段,更让科技活动周历久弥新,也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得更深更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