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8日 星期五
艾蒿,不只是端午节的“专利”
□ 单守庆

    6月25日,农历五月初五,是2020大疫之年的端午节。在防控疫情而封闭的小区大门口,我看到一拨接一拨快递来的各种食品、民俗用品。艾蒿,放在规格不一的透明塑料袋里,或许也放在不露尊容的包装物里,被小区里的邻居陆陆续续取走。36号楼那位很是面熟的老兄,笑呵呵地从塑料袋里取出几根艾蒿,送到我手上:“好新鲜,来,分享!”宅家的日子,都挺休闲,也就闲聊起手中的艾蒿:由端午节的“标配”用品到鲜为人知的“野味”食品……

    上楼进家,“宅家好读书”。书中记述,艾蒿,简称“艾”,也称“艾草”“医草”。端午节一到,艾习俗随处可见:悬艾叶、带艾虎、熏艾烟、洗艾澡……这种优良习俗,不断扩散和延续。在古代,人们认识和利用较早的植物,就有艾蒿了:“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话。后来,《孟子》记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再后来,民间谚语更是广为流传:“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难怪古人还送给艾蒿一个别名——医草。由此联想到人们身边的中药,很多人说,最早接触、最早认识的中药,就是艾蒿了。《艾叶实用百方》记载:在湖北蕲春,“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在囱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他疾病。”读至此处,手机微信的铃声响起,点开一看,恰好是“艾叶实用百方”中的“食方”。

    艾蒿糕、艾蒿酒、艾蒿糖稀……一幅幅诱人食欲的美食图片,是吉林省延边大学朝鲜族饮食研发与体验基地的朋友转发来的。接着还转发了吉林卫视端午节期间播放的纪实节目《延边味道》,那些艾蒿食品的加工和食用情况,也都得以精彩呈现。

    约一个星期后,曾供职食品行业媒体的一位朋友在电话里说,江西有家生态农业科技企业要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看好艾草。他建议关注艾草产业的信息。果然,各种媒体多有这方面的报道。比如,江西省“到2023年,建成全国重要的艾草种植、加工、现代制造基地。全省艾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形成3~5个艾草种植主产区。”再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的一个村,2018年创办艾草加工扶贫车间,如今已发展成为带动毗邻20个村的艾草生产基地。他们从小打小闹加工艾条起步,既生产药品又生产保健品,边加工边发货,每天都有十多种艾草产品在网上网下热销。彭阳县及时总结推广这个村的经验,积极推动艾草从传统种植业拓展到加工、销售、服务等领域,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助力老百姓脱贫致富。

    防控疫情居家隔离的生活结束了,古今以艾抗疫、以艾入药、以艾入膳的信息仍不断涌来,也就发现了一个又一个“艾之最”:最早介绍艾叶食疗方法及作用的书是唐代的《食疗本草》:“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如丸子许。”最早为艾叶立传的《蕲艾传》,出自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父亲李言闻的笔下:“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最早提出“艾叶文化”的文章,是《时珍国医国药》杂志(2000年4期)发表的名老中医孙启明写的《喜读梅全喜新著〈艾叶〉》……

    8月19日,在准备参加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第三个中国医师节视频会时,我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中药专家张瑞贤先来个视频聊天,当我把研究艾蒿的情况说给他时,他的声音和手势同时出现在视频上:“你看,这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艾蒿食疗百科》。艾蒿研究方兴未艾。正因为研究的人多,成果多,从药到食,从吃到喝,艾蒿也就不只是端午节的‘专利’了。”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兼民族药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