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
甲壳动物为什么常常打架
□ 张天琦
上图:两只在“打架”的招潮蟹。(图片来自wikimedia,Wilfredor)
下图:挥舞着大螯的克氏原螯虾。(图片来自wikimedia,Entomolo)

    多数甲壳动物,如螃蟹、龙虾、对虾、寄居蟹等,都有着一副“暴脾气”,好打架。“打架”,即学术界所说的“争斗行为”。很多生物学家对甲壳动物的争斗行为进行了研究。甲壳动物为什么经常打架呢?这与生物自身和外界环境因素均有关。

    基因遗传:对模式生物的研究表明,5-HT受体基因、FKBP5基因、miR-34基因等会影响动物社交、争斗、认知等行为。国内学者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即我们熟知的大闸蟹)的5-HT1B和5-HT2A受体基因敲除后,中华绒螯蟹的攻击行为增加,证明这些基因与其争斗行为密切相关。

    个体大小: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大小的差异是影响甲壳动物争斗行为的重要因素。不过,个体大小对不同物种争斗行为的影响不同。有研究者将不同大小的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混养,发现争斗多发生在体型差异较大的个体间。这有点“恃强凌弱”的意思。与之相比,讲究“公平竞争”的岸蟹则光明不少。人们在对岸蟹(Carcinus maenas)争斗行为的研究中发现,规格相当的岸蟹间比规格差异较大的岸蟹间的争斗时长更长,争斗强度更大,损伤更严重。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弱小的岸蟹面对强大个体及时“服软”的缘故吧。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高,会导致甲壳动物个体间相遇概率增大,加大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力度,因而争斗行为概率会增大。例如,高密度条件下的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争斗频率和争斗激烈程度明显比低密度条件下的更高。这很好理解了,“地广人稀”时大家相安无事,“摩肩接踵”时更容易引起摩擦。

    温度:不适的温度会增强动物的攻击动机,导致争斗行为的发生。例如,高温环境会使得生性好斗的美洲螯龙虾(即波士顿龙虾,Homarus americanus)产生愤怒情绪和敌意,变得更有争斗倾向。

    光照: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等因素会对甲壳动物争斗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克氏原螯虾(即俗称的“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处于完全黑暗或高强度光照的环境中时会产生不安情绪,进而发生争斗。

    溶解氧:甲壳动物的争斗行为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当环境中溶解氧水平较低时,寄居蟹在与同类发生争斗时会缩短争斗时间,降低争斗强度,为以后躲避捕食者节省能量。

    饵料:饵料的种类和密度均对甲壳动物的争斗行为有影响。投喂活体饵料比人工饵料更容易引起中国明对虾的争斗行为。当环境中饵料密度较高、饵料量充足时,甲壳动物的争斗强度大大降低,争斗时间大为缩短。

    甲壳动物的争斗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甲壳动物个体通过争斗获得领地、食物、配偶。对于物种而言,争斗是一种积极的种内竞争,利于该物种选优保种。然而,争斗行为已成为制约甲壳动物集约化养殖提质增效的瓶颈。因此,研究甲壳动物的争斗行为,尤其是经济物种的争斗行为,对于推动相关产业的绿色发展十分必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