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7日 星期五
家长不多管,孩子学习更好?
□ 李峥嵘
张克群手绘古建筑手稿。
彩铅绘张家全家福(后排是父亲张维,母亲陆士嘉。右一是少女张克群)。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疫情期间因为辅导孩子作业引发的家庭矛盾时常见诸报端,本月初上海有位刘女士在辅导孩子上网课时,跟孩子起了冲突,一气之下做出过激举动。后来她向人哭诉道:“我真的太累了。”联想起曾有家长因为辅导功课着急犯病导致心脏要做支架的新闻,不由得感慨:现在的家长太不容易了。

    辅导孩子学习,除了剑拔弩张,就没有放松的方式吗?答案是:有。

    今天我想用自己采访过的音乐人高晓松家的教育故事作为例子,让众多焦虑紧张到血压爆表的家长看到另外一种学习方式。

    张家三代人都毕业于名校,各有精彩,其中的教育秘诀是什么?在我采访中,张克群一言以蔽之:别管那么多!

    张克群全家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父亲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母亲陆士嘉,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校教授之一。张克群自己是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的真传弟子,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退休后依然从事古建筑的研究。儿子高晓松是著名音乐人,女儿是清华博士。这一家是典型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实践者。

    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选择

    张克群儿时并不觉得父母是名人什么的,印象中父亲就是爱说各种笑话,并不怎么管学习。她初中贪玩影响了考试成绩,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结果父亲并没有一句重话,反而安慰她:“你上学比较早,休息一年再考。”

    父亲的轻言细语保护了少女张克群的自尊心,也激发了其内在的学习动力,觉得不好好学习就是辜负父母的理解和信任。她经过一年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在选高考志愿的时候,父亲原本希望她学外语,可梁思成看到她喜欢画画,劝她学建筑。最终父母尊重了张克群自己的选择,踏上了学习建筑的道路。她学习的激情到退休也没有停止,跑遍了北京城里和远近郊区的大小村庄寻访古建筑,被送绰号“破庙迷”。去年,年近八旬的张克群把退休后的写生、笔记整理出版了了好几本书。

    从张克群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可以看到,驱使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动力来自内在的激情。张克群在被尊重中长大,她对自己孩子也是如此。高晓松高中毕业后要骑自行车环游中国,她没有阻止。高晓松放弃热门专业去做音乐,做一个流浪歌手,也尊重他的决定。

    潜移默化的品格熏陶,不对细节吹毛求疵

    张克群的父亲不管孩子学习细节,只管品格和生活素养,比如吃饭别把菜汤掉桌上、喝汤别嘶溜嘶溜地出声,学习都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晚上大人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读书,给孩子订了科普杂志《知识就是力量》、买了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玩具,让孩子自己看书玩耍。有时候一家人听唱片,感受音乐的美妙。

    张克群做了母亲也从不催孩子写作业。她自嘲就高晓松刚上小学时帮他削过两根铅笔,之后再没管过学习。张克群反对说教,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大人未必正确,“有的家长爱指责孩子,那是因为他们忘了自己小时候也尿裤子。”大人就算正确,孩子也未必接受生硬的说教。她所做的就是营造读书氛围,以身作则地学习。

    高晓松小时候全家4个人挤在12平米,屋里到处都是书,家长也不催,孩子自己看。高晓松看了书就给妹妹讲故事。唯一正儿八经的教育是遛弯的时候读诗背诗,过年吃饭做一些古诗签,吃两口饭就抽一个签,在玩中学。张克群也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好奇心,绝不当街批评他们,什么问题都认真回答。这样孩子的学习天性没有被压抑,就会自己上进好学。

    高晓松说自己始终记得小时候,妈妈带着他和妹妹在颐和园的长廊讲解每幅画的意义,在那些有对联的古老房子前读那些抑扬顿挫的文字,也会在门厅回廊间让他们猜下马石和拴马桩的作用。久远的物件和生动的历史,告诉了他和妹妹世界之辽阔、人生之倏忽,而美之永恒。

    张克群一家的教育是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对自己和孩子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深深的接纳。概括说来就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不抓具体学习细节;和孩子适当分离,鼓励大人和孩子都活出自己的人生。

    家学渊源塑造了独立的人格和不流俗的价值观念,“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文艺青年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其实就源自张克群女士。

    有辽阔的眼光,就不会被当下所束缚;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就不会焦虑地和孩子绑在一起。对张克群来说,父母是名人,自己不觉得特别,儿女出息了,也不感到特别骄傲。一家人都活出自己的人生。

    (作者系北京市“金牌阅读推广人”,教育专业硕士)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