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绿色疗法拯救“自然缺失症”的一代
□ 李峥嵘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不同国家的名称和时间都不一样,在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加拿大称“森林周”,可以说一年四季每个月都有国家欢庆植树节。

    说到植树节,不能不提到《种树的男人》。法国小说家让·焦诺在这篇诗意的作品中描写了一个平凡的男人,原本在平地上有一个农庄,当妻子和独生子去世后,他决定搬到高地去。他年复一年地种树,经历过一战二战,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战火纷飞,男人还在种树。

    树木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的大地再次冒出了久违的泉水,整个高地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种树的的男人也获得了强壮的体魄和平静的幸福。这个故事生动呈现了人和土地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收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的上册,题目改成《植树的牧羊人》。种树的过程,不仅是在拯救大地,也是在拯救人类的心灵,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心的荒地,都变成了沃土。

    由此,我也想借这个日子来谈谈“自然缺失症”和学习能力、心理健康的关系。注意力不集中、电子产品依赖、学习障碍……你能想到这些学习问题可能是因为和大自然接触太少吗?

    这些问题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来形容——自然缺失症。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第一个指出儿童与大自然关系的断裂会导致“自然缺失症”,并用大量的证据表明:脱离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会造成近视、肥胖症、注意力缺陷、抑郁症、焦虑孤僻、人际交往与沟通障碍等诸多问题。

    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校园有更多树木的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优于校园树木较少的孩子。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城市环境中度过童年的人接触的绿色空间较少,噪音、空气污染、生活压力和缺少绿色空间等因素,会增加肥胖症、癌症、心理问题等各种疾病的风险。而在绿色自然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的风险能降低55%。

    今天在世界各国,自然教育和生态疗法方兴未艾,中国的教育界也在反思:如何把孩子还给大自然?《林间最后的小孩》为救治“自然缺失症”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主张,包括在家庭和学校开展种植、园艺,也包括户外活动、散步和露营、钓鱼和野外动物观赏……父母带领孩子亲近自然,种花种树、徒步旅行,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足;教育者将孩子从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丰富的自然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自然疗愈甚至可以从每天散步开始。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坚持一定量的户外散步,对于治疗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的效果等同于服用抗抑郁症药物。但是如果散步地点是在拥挤的购物中心,则达不到同样效果。

    在自然中嬉戏,不但能有效减轻压力、促进认知和免疫系统的发展,而且探索自然、观察自然万物的变化,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过程。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晚年回忆自己的成长道路,特别提到了父亲带自己在林间散步的意义。正是在观察动物的繁衍、树木的生死、生命的更迭中,他学到了最基本的科学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

    不让孩子成为“林间最后的小孩”,修复儿童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更具根本性的方式是改变将城市与自然对立、隔绝的空间规划。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地不能被钢筋水泥占据,城市规划者要留出足够的绿色空间。比如中国很多城市提出打造“绿色大城市”“森林城市”,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自然本色,在自然的环抱中长大,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感受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一直坚信“环境塑造生命,不是生命塑造环境”。自然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意识到“每个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依靠一张连接一切生命的大网生存,并且无一例外深嵌在网中,这张网充满了生命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不是战胜自然的过程,而是与自然同在、可持续性的发展。大地母亲滋养万物,提供给人类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创造力,过去如此,未来也将如此。

    (作者系北京市“金牌阅读推广人”,教育专业硕士)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