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1日 星期五
如何让科技助力中小学阅读活动的开展
□ 周 群

    新技术依托网络平台,为中小学阅读活动提供了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对此,我认为运用于教学的网络资源必须有“两个坚持”:坚持资源的范围有“边界”;坚持资源要有高质量。我自2003年起,开展了基于网络的语文学科混合式教学实践,使网络对传统教学起支持和改造作用;2017 年开始,又在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实践。实践证明,语文学科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超链接的方式,提供了海量阅读资源。而“有边界”和“高质量”用于中小学教学的刚性原则,又使得阅读教学有质的飞跃。

    说到网络资源,许多人会顾虑: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信息,学生会不会迷航?什么样的资源能真正促进学习?对此,我认为,必须有“两个坚持”:资源要服务于教学的任务主题,因此用于教学的网络资源范围必须坚持有“边界”;资源的提供不在于多寡,必须坚持资源的高质量。

    以2017年开展的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学习公共说理”的项目学习实践为例。围绕“培养公民素养”这一育人目标,我确定了主驱动问题“学习公共说理,培养公民素养”,并在主驱动问题的引领下形成5个学习任务:认识说理,从有教养到表达思想;掌握说理的规律;学点辩证思维;学点逻辑知识,了解逻辑谬误;说理,从书面到口头。具体到任务说理,从书面到口头,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活动:

    1. 阅读课文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并观看演讲视频,阅读百度百科中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完成课后探究练习。

    2. 阅读《立言的失败》《何妨一谈》《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拓展阅读材料,加深对书面说理的认识。

    3. 撰写“你为明天准备了什么”的主题演讲稿,并进行演讲比赛。

    “学习公共说理”的项目学习全程共五周。随着教学的推进,学情不断发生变化。对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学习,我分析学生遇到的难点将是文本涉及的政治与历史方面的背景知识陌生化问题。如何“去陌生化”?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料检索是适用且便捷的方法。我推测,学生基本上会从题目和作者起步进行检索。检索的关键词相对稳定,海量信息中迷失的可能性不大。关键检索信息之后要筛选、组合、建构——这应当作为此阶段阅读教学能力培养的重点。我提出如下自学要求:

    1. 放声朗读《我有一个梦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中的题目,在线梳理自己读懂了什么,列出自己真正不懂或希望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3. 有针对性地检索资料,给《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资料库。

    4. 完成自建资料库后,花一点时间在线浏览其他同学的资料库,你会有更多收获。

    事实证明,我对学情的判断是准确的。学生罗列出了的问题基本上属于背景资料及深化思考的范畴。建构他们自己读懂一篇课文的资料库,学生要“走出去(上网)、拿回来(检索、筛选信息),再建构”。既可以培养学生检索网络资源、筛选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梳理不懂的问题找到自学的方法和路径,教他们自主地将知识结构化——实际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的提升。

    上述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活动的第三项,我则是在“爱写作学院”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了“我是演说家”“TED的 10 个超短视频”“一席”“超级演说家”等视频资源的链接和简短介绍。

    之所以要提供这样一组视频资源,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传统教学中,怎样进行演讲的知识几乎都是由教师提供的。这种知识虽说是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但在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方面效果并不佳。以上这组演讲视频我一一审过,在内容质量上有保证,又能为学生提供真实范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自行得出如何演讲的结论。

    为期五周的“学习公共说理”项目式学习中,超过半数的课时用于学生网络平台的学习。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大增。我曾对另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探寻小说魅力”项目学习中学生的阅读量做了个简单的统计:课文正文字数约24000字(单元提示、补白等助学系统的文字均忽略不计),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文本材料共计约39000字,包括32000字拓展阅读的小说和7000字的支架材料。实践证明,语文学科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超链接的方式,提供海量阅读资源。而“有边界”和“高质量”这两条刚性原则,又使得阅读教学在得到保驾护航的同时,有质的飞跃。我以为,这就是科技带来的“红利”。(中)   

    (作者系北京景山学校初中正高级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普与科幻教育推广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