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宁夏:以水清岸绿守护大河安澜
——守护母亲河,攻坚“几字弯”②
治沙工人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铺设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摄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何 琪

    滔滔黄河水来到“几字弯”西侧,收起澎湃汹涌,变得温柔缠绵,润泽着两岸的千里沃野。“天下黄河富宁夏”便由此而来。

    不久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夏专场。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张雨浦介绍称,宁夏“一半是繁华,一半是沙漠”。

    宁夏是全国唯一全境地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和“三北”工程区域的省区。以水清岸绿守护“母亲河”岁岁安澜,成为宁夏儿女的共同责任和担当。

    系统治理护绿洲

    在我国西北边陲,乌兰布和、腾格里、毛乌素三大沙漠“握手”的地方有一片绿洲。这片绿洲就是宁夏。

    黄河宁夏段共397公里。虽然仅占全河总长的7.26%,生态卡位却异常关键。

    宁夏既是“三屏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河重点生态区和北方防沙带的交会地,又是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三大气候过渡带,对调节我国气候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河之治,宁夏先行。近年来,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我们紧扣‘一带三区’总体布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123456’计划。”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徐忠说。

    “123456”计划是指,围绕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这一目标,着力打造腾格里锁边固沙和毛乌素流动沙地系统治理两大示范性工程,以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南部生态保护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三大国家项目为载体,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和美城乡绿化美化提升、沙产业高质量发展、禁牧封育、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四大行动”;打好腾格里锁边固沙阻击战、毛乌素流动沙地歼灭战、北部巩固提升整体战、中部扩面增绿阵地战、南部护绿涵水系统战“五大战役”;落实人工造林、未成林补植补造、退化林分改造、草原生态修复、封禁封育、湿地修复六项措施。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23年到2030年,宁夏计划完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任务820万亩。其中,林草部门实施的营造林和草原生态修复720万亩,农业农村部门实施的盐碱耕地改良100万亩。

    “经过分析研判,我们计划提前完成任务,在五年内实现这一目标。2023年,宁夏森林覆盖率为11.35%,预计2027年将提高至12.40%。”徐忠说。

    技术创新助防沙

    近日,王有德治沙团队受邀到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流动沙丘区域踏查治沙情况。现场,他亲自指导当地干部村民草方格的扎设方法。

    在宁夏,“人民楷模”王有德的故事妇孺皆知。治黄百难,唯沙为首。治沙,是镌刻在这位七旬老人心头永远的记忆。

    首次将苗木培育从以沙生灌木为主转向常青树、阔叶乔木、花灌木等多个品种;创造性地把小麦秸秆作为草方格固沙实验材料……1985年以来,王有德带领宁夏灵武白芨滩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60多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扩张。

    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白芨滩的治沙造林技术日趋成熟。进入新时期,为了能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走在前、做示范,宁夏重点在“新”字上下功夫。

    对于每个乘坐包兰铁路列车的乘客而言,最难忘的莫过于在宁夏中卫市境内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从车窗向外眺望,两侧绿色林带郁郁葱葱,不远处的麦草方格整齐划一,向沙漠深处延伸。

    “麦草方格”固沙法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

    所谓“麦草方格”固沙法,就是把废弃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三分之一或一半竖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立在沙地上。“寸草遮丈风”。经过艰苦的探索、试验,“麦草方格”固沙法终于挡住了流沙进攻的脚步。沙面得到固定,动物和植物得以在沙漠中繁衍。

    除了“麦草方格”固沙法外,为防沙治沙,宁夏科研团队还探索出许多新技术、新模式。

    例如,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推出“草方格+沙结皮”新技术。这一技术是把荒漠蓝藻喷洒在沙子表面,以此缩短沙土黏合时间、快速形成土壤结皮。土壤结皮的自然形成需要10—20年,利用这种新技术可缩短至2年左右。宁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成功研发一种新型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及生产装置。刷状网绳式草方格经久耐用,能够有效提高防沙效率。记者了解到,目前,相关装置已经实现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风沙危害强,普通的草方格沙障通常一到两年就坏了,没法发挥固沙作用。所以,我们全力支持科研人员创新,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智慧。”宁夏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张磊告诉记者。

    荒山荒沟“穿新衣”

    黄河治理,根在流域。宁夏地处黄河上游,长期干旱少雨,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

    多年来,宁夏按照“南部治理、中部修复、全面预防、重点监督”的思路,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淤地坝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

    游客若在春日来到固原市彭阳县金鸡坪,一定会陶醉于这里的梯田花海。放眼望去,层层梯田宛如一条条曼妙的五线谱,山桃、山杏、红梅杏等各色山花就像一个个音符,把山川大地点缀得格外妩媚。自1983年建县起,彭阳全流域推进坡改梯,将山地修整为百万余亩梯田,有效减少了彭阳县每年向黄河的排沙量。

    如今,彭阳县森林覆盖率已经从建县之初的3%提升至36.87%。金鸡坪梯田公园也成功入选“中国美丽田园”。今年以来,公园已吸引30余万游客前来打卡。

    为了让“荒山荒沟穿绿衣”,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蔡进军,带领团队在彭阳县奋斗了20多年。“这些年,我们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黄河‘几字弯’生态脆弱区林草植被多功能协同提升等技术展开了科研攻关。”蔡进军说。

    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方面,蔡进军团队集成退化荒山植被恢复、退耕地人工林草建设、退化耕地“减—增—提”地力恢复、侵蚀沟立体综合治理、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5种模式,建成2.2万亩的试验示范区,使彭阳县林草植被覆盖度由17%提高到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

    彭阳县的变化只是宁夏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缩影。

    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宁夏年均入黄泥沙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亿吨减少到如今的2000万吨,水土流失面积、流失强度实现“双下降”。

    目前,宁夏水土保持率达到7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高于黄河流域9个百分点。宁夏水利厅副厅长麦山表示:“未来,我们将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全力推进我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护佑“母亲河”,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宁夏有信心,更有决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