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推进京津冀场景共建共享 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龙奋杰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年来,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区域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要不断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深化探索协同创新新路径,发挥场景创新引擎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使京津冀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

    一、场景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场景创新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它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为技术搭建通向市场的桥梁,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链上,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新赛道快速发展。

    场景创新是推动前沿科技跨越发展的新举措。前沿技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是能够产生颠覆性影响、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新科技,能够催生技术密集度更高、发展潜力更大的新赛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应用场景贯通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能够为前沿技术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验证环境,形成首试首用的商业案例,从而加速技术产品“熟化”和高水平应用,带动新产业新赛道育成。

    场景创新是加快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新抓手。与传统的“先研发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不同,场景创新模式中,创新环境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的市场,创新主导方从高校院所主导转向企业主导,发挥企业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联合产业链生态伙伴打破传统科技成果转化线性模式的瓶颈,实现技术研发与商业转化共时创新。长期以来,京津科技成果“蛙跳”现象突出,通过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能够为京津技术成果提供真实有效的应用空间,加速技术成果在河北转化落地。

    场景创新是促进区域产业协作的新模式。与传统促进政策不同,应用场景变过去招商引资“给优惠”为“给机会”,让企业、资本、人才等要素能更早、更充分地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当前,京津冀“六链五群”(六链: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产业链,五群: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以场景为牵引,激发各类产业主体开放场景机会,加快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算力等要素汇聚,能够有效促进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绿色技术等新兴技术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京津冀产业协作走深走实。

    二、京津冀具备协同推进场景创新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京津技术供给与河北场景资源互补优势不断凸显,具备开展跨区域创新应用场景共建共享的良好基础。

    北京创新资源集中、科技创新成果丰富,是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天津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强。

    河北应用场景资源丰富,在技术承接和转化方面优势和潜力巨大。一是产业转型场景资源丰富。河北拥有39.4万家工业主体,1.8万余家规上工业单位,钢铁、化工、汽车、建材、食品、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以及107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端升级,能够为京津地区新技术、新产品带来超大规模市场空间。二是城市治理应用场景广阔。河北7400万人口规模大,可汇聚的数据总量庞大。伴随智慧城市加快建设,这将极大激发在新型基础设施、数字政府、智慧治理、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新技术应用需求。

    三、加快推进京津冀场景共建共享的思考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京津冀场景创新实施方案。发挥三地优势,加强京津冀应用场景协同创新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京津冀加强场景创新 培育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建立京津冀场景共建共享推进机制,引导三地有序、高效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快速迭代、熟化和应用,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

    二是聚焦前沿技术应用,共发新质生产力场景清单。落实国家未来产业战略部署,聚焦人工智能、空天技术、低空飞行、合成生物、绿色氢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共同培育筛选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持续推进场景资源开放共享,为前沿技术提供首试首用机会,促进更多创新科技成果加速应用落地。

    三是围绕“六链五群”,协同打造产业链重大应用场景。落实“六链五群”产业布局,引导三地科技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谋划布局重大应用场景,打造一批京津冀产业协同场景示范项目,促进区域内创新要素与产业资源再配置,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强化场景落地,深入推进京津冀场景供需对接。持续开展京津技术—河北场景供需对接活动,联合举办场景创新大赛、新技术场景应用直通车,共建一批场景创新示范区,承接场景创新成果孵化落地。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出题、企业答题”模式,加强三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构建市场化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机制,通过高含金量应用场景赋能推动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作者系河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