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加快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科技强军论坛】

◎李 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基层部队必须紧跟中央决策部署,以科技思维洞悉战争制胜机理、以科技视角对接未来战场需求、以科技运用撬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以下简称“三化”)融合发展,牢牢把握军事斗争主动权。

    革新作战指导

    未来战争不再是作战力量与规模的叠加,而是军事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磁等维度的同步角逐。新型作战力量将从制胜原理上颠覆人们对战争的认知,带来作战样式变革,形成新的战略威慑能力。必须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带来的作战空间新维度、作战样式新特性,更新作战指导方法,积极夺取未来战场制胜优势。

    加快从“兵力+火力”向“信息+火力”转变。在当今作战体系中,信息已渗透到侦察情报、指挥控制、联合打击、综合保障全流程,作战表现形式转变为“信息火力战”。信息深度融入战场,改变了拼规模、拼火力的传统作战方法,提高了火力打击的速度和精度。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控制信息能力强的一方、信息与火力融合程度高的一方,更容易在战争中获胜。因此,在作战指导上,要强调夺取信息优势,以信息主导、“信息+火力”主战的体系对抗优势换取作战胜势。

    加快从兵种联合向多域融合转变。信息化智能化联合作战,使战场由陆海空向天网电拓展,作战域由物理域向信息域、认知域延伸,诸军兵种各作战力量的行动范围从简单联合走向深度融合,最终达成对敌非对称优势。在作战指导上,应凸显多域联合作战,强调跨领域优势互补,以网络信息体系为支撑,统筹运用陆海空天网电等作战力量,实现网络战、电子战、认知战与兵力、火力行动高度融合,以多域联合形成的信息优势、速度优势和火力优势,谋求整体作战优势。

    加快从杀伤消耗向精确控制转变。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各作战系统可以动态感知、快速响应、精确控制,实施远程精确打击,使战争消耗、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因此,在作战指导上,要强调精兵精打、快速作战,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和最低风险达成作战目的。

    加强实战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核心战斗力。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强大引擎,在部队发展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努力学习运用新科技,推动“三化”由梯次发展向融合并进、由点状积累向体系突破转变。

    以科技助推军事训练转型。应将演训场转变为科技成果“应用田”。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挖掘作战数据,推广模拟仿真、兵棋对抗、网络对抗等训练手段,推动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以科技助推武器装备升级。当前,以信息网络、人工智能为支撑的现代武器装备极大提升了部队战斗力。必须瞄准高科技、智能化发展方向,重点围绕感知、决策、指挥、打击、保障等关键环节,不断演示验证新技术新装备的性能与可靠性,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强化实战能力。

    以科技助推新型力量发展。应加快探索以新型作战力量为关键节点的建设路径,突出新型作战力量编成、作战样式运用的重要地位,开展与新域作战概念相关的科研试验,推动新型力量融入作战体系。

    稳固人才支撑

    着眼未来战争,加快“三化”融合发展,必须发挥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对传统作战人才的信息化智能化培育,锻造新型军事人才群体,实现人与装备交互、人与体系深度融合、人与环境广泛适应。

    未来战争具有作战行动自主化、作战平台无人化、作战指挥智能化、作战编组集群化等特点,交战双方在科技素养、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较量更加激烈。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以人人是高手、个个是能手的整体优势,打赢未来战场上的强敌对手。

    要瞄准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对军事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从政治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技能操作等各个方面,建立适应打赢智能化战争的军事人员素质模型。要确立高科技培养理念,把最新的科技理论、知识和技能纳入教育培训和日常训练,全面提高军事人员科技素养。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加快培养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科技军事人才队伍。全面把握高科技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路径,深入研究、解决人才分类管理、任职资格制度中的矛盾问题,让能力、实绩在选人用人中起主导作用。同时,精准配置各类人才,提高岗位专业匹配度,把军队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管理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打赢优势。

    (作者单位:武警第二机动总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