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
完好仓容超7亿吨

【热点追踪】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截至2023年末,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较2014年增长了36%。”5月28日记者获悉,在日前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说。

    当前,夏粮收购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打好夏粮收购战,确保“颗粒归仓”,成为粮储部门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仓储设施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从总量看,我国粮食仓储设施规模逐年递增,有效满足粮食收储需要。”周冠华指出。

    随着我国仓储设施建设的持续深入,粮仓的规模、布局、结构、功能不断升级优化。“从仓型结构看,我国粮仓类型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需要。其中,以收纳、储备功能为主的平房仓占78%,以中转功能为主的立筒仓占12%,兼顾收纳、储备和中转功能的浅圆仓占6%。另外,蓆茓囤、露天垛等落后储粮形态已基本淘汰。从仓储性能看,‘十四五’以来,国家新建和改造升级仓容超6500万吨,仓房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明显提升,粮仓绿色储粮功效和性能不断升级。”周冠华表示。

    目前,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技术已成为国有粮库的标配,我国粮食仓储更加绿色、环保、节能,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粮食储存保质保鲜水平进一步提升。

    “伴随我国大力推进绿色仓储提升行动,以及开展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控温、气调、内环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截至2023年底,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周冠华指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