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农林高校院所负责人 调研报告摘登】

    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刘常青 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四个面向”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确立了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伟大使命。

    作为地方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宁夏农林科学院要在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表率作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我们组织开展调研,查找分析不足,针对项目谋划、成果转化、对外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力实施“科研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更加有力的农林科技支撑。接下来,我们将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一是选准科研方向,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我们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重点围绕“六特”产业、种业振兴行动、生态保护等先行区建设任务,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数字农业、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力度。2023年实施科研项目416项,同比增长10%以上;取得登记成果122项,较2022年实现了翻番;申报国审品种4个,具有新品种保护权的品种13个;玉米大斑病灾变规律与病害控制关键技术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继红果枸杞之后率先绘制完成黑果枸杞基因组;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农业农村部玉米转基因中间试验备案工作;自主选育的水稻“香优108”米质达到部颁1级标准,实现区审品种“零”的突破。

    二是拓宽渠道路径,加快成果转移转化。我们突出应用导向,在全国率先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工作,赋权转化新品种、新技术近100项。深化新成果转化试点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化输出模式。在今年宁夏科技成果转化暨人才交流大会上,我院率先在全区开展了科技成果公开拍卖。18项农林科技成果拍出306.2万元,成交率达到81.8%,实现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高效对接、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截至9月底,全院成果转移转化收益达到去年同期的2.45倍,较近5年平均水平增长29.7%。

    三是加大服务力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分别与5个地级市及部分县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示范基地。依托院地院企合作基地,示范应用科技成果40余项,建立核心示范区12万亩,辐射带动145万亩,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8.8%。我们牵头实施国家部省联动项目“六盘山区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构建“顾问专家+科技团专家+基层技术专家+种养土专家”四级科技力量组团帮扶模式,选派科技特派团成员32人到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开展科技服务,示范推广了苹果、肉牛、食用菌等的高效种养技术,得到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户的肯定。

    四是深化交流合作,借力实现科研突破。我们以“一带一路”“科技支宁”合作为契机,持续加大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合作交流力度,借智借力借势提升创新能力。与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在中阿博览会上签订科技合作备忘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0家国内大院大所签订合作协议,与中国林业科学院、福建农业科学院共建合作基地,推动区内外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科研项目合作,将我院人才培养提高到新的水平。

    五是抓好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我们把科研重大任务需求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自主研究、开放研究、合作研究、学科交叉研究,打造“科研自由发展”模式。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选派18名青年科技人才到东部省区跟班学习,邀请省外专家参与我院科研项目52项,带动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深入开展职称改革,从优选聘学科带头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形成全员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我们将用好用活农林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培养博士后和创新人才注入鲜活血液。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