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

    宋德雄 江西省科学院党组书记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西时强调,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当前,江西全省上下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重要要求,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江西省科学院作为江西省政府直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开发机构,肩负着“科技兴赣”的历史使命,承担着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重任。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江西省科学院以“科技创新支撑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主题,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对院属单位、省内高校院所和企业、部分国家级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调研发现,江西省科学院在支撑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比如,重点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重大原创性成果不够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够顺畅,科技成果供需两端信息匹配不够充分,服务江西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实施成效不够显著。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江西省科学院通过大力推进“1+N”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聚焦应用技术及基础研究,主动服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前瞻部署了一批未来产业学科,积极对接引进国家级大院大所的高端人才和技术成果,切实增强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一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江西省重点产业需求重新组建了创新团队,凝练了“7+12”重点学科布局,并确定了“四个一”的工作思路,即“科研项目来源于生产一线、项目成果转化于生产一线、研发平台搭建于生产一线、科研人才成长于生产一线”,推动全院研究方向进一步向经济主战场和重大需求聚焦。开展“产业特派团百名博士入园强企活动”,选派科研人员组建17个产业特派团,对接江西省50个园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同时突出“产业”属性与“特派”优势,挖掘园区企业的技术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支持产业特派团科研人员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开展科技服务工作,8名博士被吉安市选为首批“科技副总”,有力支撑了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围绕产业需求对接国家战略科技资源。江西省科学院将继续承办好“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江西活动”,并将其打造为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知名品牌。截至目前,活动累计邀请100多家科研院所来赣,300多名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出席活动,400多家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对接会,促成合作签约300多项,研发总投入超100亿元,推动了国家级创新资源在赣落地转化。

    三是围绕产业基础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创新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动力,江西省科学院立足江西资源禀赋和现有条件,继续积极布局产业创新平台。扎实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西研究院建设,向多位院士专家借力、借势、借智,实现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中医药等多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扎实推进中国科学院江西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建设,促进一批重要技术成果转化运用。提出“创新平台+合作伙伴”的发展模式,形成“孵化中心+产研院+协同院”立体化的组织架构;将江西省科学院打造成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大院大所科技团队、发达地区市场团队来赣创新创业的“驿站”和重要创业基地。

    四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创新生态。陆续打造有利于服务产业发展的优良创新生态。项目布局向产业一线聚焦,提出“来源于企业生产一线的项目不低于70%”的目标,全院研究方向进一步向经济主战场和重大需求聚焦。职称评聘向产业一线倾斜,打破岗位聘任“终身制”,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转化收入向产业一线分配,明确了成果转化“721”分配机制,成果转化收入的70%用于一线科研团队人员奖励。管理服务向产业一线靠拢,大力推动去行政化管理,建设服务型机关。

京ICP备06005116